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葡萄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在构建农户层面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评价了农户种植葡萄的效益状况。结果表明:第一,农户葡萄种植效益整体位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第二,高效益农户与低效益农户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就业机会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对子女和老人的照顾上差异不大;第三,经验丰富、种植规模较大的纯农业型农户的效益较高。节水灌溉技术有助于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而购买化肥的渠道、接受技术培训和有购买过假化肥经历对农户种植经济林的生态效益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雪  姚顺波  鲁亚楠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2):239-246,254
[目的]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为深入开展退耕还林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西省的117个县域为研究单位,基于1990,2000,2005,2010和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和粮食生产时空变化,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①山西省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的退耕效果显著,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转林草地的类型尤为明显;②退耕15 a期间,山西省粮食总产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重点退耕县的粮食总产量与粮食单产水平都一定程度的提高,且粮食单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③退耕对粮食总产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在省级层面,退耕还林工程不会对粮食生产造成负面影响,反而通过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等方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进而带动粮食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7年来的实施效果,课题组对6所不同类型的农林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由于“本科教学工程”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走出去”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机会,多数学生高度认可教师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方面的提升效果,但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性,教材的时效与创新性,实习或实验提升就业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改进没有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可,最终导致学生对该项工程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偏低.  相似文献   
4.
在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随着农民产权意识的加强,林产品价格上涨,政府减免农业税等多项惠农政策,经营林业的收益明显增加,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已租赁的集体林地所进行改革已达共识。在综述我国已租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法规出台的背景、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认为我国新一轮已租赁集体林产权改革的公开性、农户的参与性高以及林改后农户间经营的林地面积均分化程度有所增强;提出已租赁集体林产权改革演化机理为:由分权到集权再分权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从家庭到团队经营再到家庭经营;依据林业经营行业特性,认为其家庭经营模式应是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林业资金投入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于一身,其持续发展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林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资金的有效投入,如何解决林业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案例教学初探西北林学院姚顺波张雅丽近年来,我院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学科都在探寻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对案例教学在人文学科,特别是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作些初步探讨。问题的提出通过对...  相似文献   
7.
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思路,运用索洛增长方程式,对陕西吴起县退耕还林后农业生产各要素的生产弹性和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进行计算,重点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对吴起县农业生产各要素生产力的影响,结论是吴起县的退耕还林政策既创造了生态效益,又提高了耕地的生产弹性,使其从1.204提高到12.746,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姚顺波 《林业科学》2005,41(6):85-88
证伪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2个理论假设: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需获得补偿,森林生态效益(使用价值)即森林生态价值。说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尚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林业补助是政府为鼓励营林生产而对营林活动进行补助的制度设计,其理论基础是利益导向学,即生产要素向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林木补偿是政府为了生态安全限制林木所有权行使对林木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弥补措施,其理论依据是法理上的既得权说、特别牺牲说及公平负担说。构建林业补助与林木补偿制度替代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林业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我国西北地区林业政策失灵的案例 ,剖析了西北地区现行林业政策失灵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林业产权制度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以土地换生态 ,完善退耕还林的西北地区生态林业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0.
延安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生境质量时空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估退耕还林(草)工程后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指导下一轮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以及协调区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退耕还林(草)先行试点的陕西省延安市为研究对象,以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运用InVEST模型评估延安市2000年、2008年和2015年生境质量;结合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探讨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如下:1)2000—2015年延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在退耕还林(草)工程驱动下以耕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移为主要特征,林地和草地面积在研究期内增加显著。2)延安市2015年生境质量整体较好,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且研究期内呈上升趋势,区域平均生境指数由2000年的0.69增加到2015年的0.71。3)区域生境质量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且空间聚类分异特征明显;南部的黄陵县和黄龙县等森林资源丰富地区主要呈现出高高集聚特征,而低低集聚区和高低集聚区交叉分布集中在北部宝塔区、子长县、安塞县、吴起县等城镇及其周边农业生产区。4)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区域生境质量提升有显著推动作用,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和结构,尤其是林地草地,构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平衡的政策体系,针对区域生态问题系统地提高区域生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