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环刺螠体壁氨基酸组分与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环刺螠体壁肌含有18种氨基酸(其总量占体壁肌干重的57.39%)。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 17.79%。5种鲜味氨基酸(Gin,Asp,Arg,Ala,Gly)含量都比较高。必需氨基酸含量组成模式与人体需要模式较接 近。支/芳值高达2.59,接近正常人的支/芳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外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诱导黑边石斑鱼(Epinephelus fasciatus)排卵的影响。【方法】以成熟的黑边石斑鱼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后,在2018年7—8月,使用HCG激素(剂量为200 IU/kg或500 IU/kg)注射分别对6尾雌鱼进行成熟诱导。【结果】在200 IU/kg HCG处理中,注射24 h前有5尾雌鱼的卵母细胞处于第三次卵黄球前期阶段;注射48 h后2尾雌鱼出现核移动卵母细胞,1尾雌鱼的卵母细胞为第三次卵黄球后期阶段;注射60 h后1尾雌鱼出现排卵现象,其余5尾雌鱼均为第三次卵黄球后期阶段。在200 IU/kg HCG处理的排卵个体中,注射时其卵母细胞直径为477.0 μm,注射后60 h卵母细胞的直径增加至624.4 μm。此外,经催产、排卵、受精和孵化后共获得总卵数16 906粒,受精率为68.7%,孵化率为43.0%。而500 IU/kg HCG处理的黑边石斑鱼排卵失败。【结论】使用剂量为200 IU/kg的外源HCG激素可诱导黑边石斑鱼成熟且排卵,但为了提高排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其注射剂量和效应时间还需要进一步调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恒定高温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以孵化后120~420 日龄的幼鱼为研究对象, 对性腺发育以及与繁殖相关的基因gnrh、fshβ和lhβ表达进行了研究。对照组为自然水温(13.2~27.1 ℃)饲养, 实验组为26 ℃恒温饲养。每隔30 d或40 d采样1次, 比较两组中鱼的体长、体重、性腺指数(GSI)、性腺发育情况以及gnrh、fshβ和lhβ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 从240日龄开始, 实验组鱼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束时, 实验组体长约为对照组的1.3倍, 体重约为对照组的2倍。对照组GSI一直维持在0.25%以下的低值, 实验组GSI在330日龄前处于0.4%以下, 但在360日龄时出现GSI 1%以上的个体。在360、390和420日龄的个体中, 实验组G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束时, 对照组中未检测到具有卵黄形成期卵母细胞的个体, 但实验组在330、360和390日龄出现了具有卵黄成熟期卵母细胞的个体。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幼鱼脑中gnrh基因表达在各年龄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脑垂体中fshβ表达在360、390和420日龄, lhβ在390和420日龄时, 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 26 ℃恒温调节不仅能促进赤点石斑鱼幼鱼体长、体重和GSI的增加, 同时也能显著提高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 从而加速性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通过鲑单环刺螠与日本对虾池塘混养试验的研究,共实现产值753270元,亩产值12554.5元,实现利润488070元,亩利润达到8134.5元,投入产出比为1∶2.84,同时在单环刺螠养殖过程中,不需要投喂饵料,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低,养殖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石斑鱼Epinephelus性腺分化前后脑垂体中促卵泡激素(FSHβ)和黄体生产素(LHβ)细胞分布及基因含量的变化,以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和黑边石斑鱼E.fasci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对孵化后55、80、120日龄幼鱼的性腺和脑垂体结构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对两种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进行识别和定位,并运用qRT-PCR技术测定其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和黑边石斑鱼早期性腺发育分为未分化期、分化期和卵巢期;石斑鱼性腺在55日龄时为未分化阶段,其位于肠道附近且观察到性细胞和血管,80日龄时为性腺分化阶段,性腺原基两端的结缔组织向前延伸并形成突起,表明卵巢腔正在形成,120日龄时为卵巢阶段,卵巢腔已完全形成且观察到卵原细胞,表明石斑鱼性腺已分化为雌性;两种石斑鱼在55、80、120日龄时的脑垂体结构相似,分为神经垂体(NH)和腺垂体(AH),腺垂体进一步细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在55、80、120日龄时,两种石斑鱼脑垂体中均检测到FSHβ和LHβ免疫信号,其主要分布在PPD区域,少量分布在RPD或PI区域;赤点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基因含量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55、80日龄(P<0.05),但lhβ基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黑边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在120日龄时均显著高于55、80日龄(P<0.05).研究表明,两种石斑鱼性腺在120日龄时已分化完成,脑垂体结构在55日龄时已完全形成且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在两种石斑鱼性腺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角色可能是促进个体的早期发育和加速性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以日本海域捕获的宝石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黑边石斑鱼(E.fasciatus)、赤点石斑鱼(E.akaara)、尾纹九棘鲈(Cephalopholis urodeta)、蜂巢石斑鱼(E.merra)和纹波石斑鱼(E.ongus)成鱼为对象,比较其性腺发育和脑垂体结构以及垂体中FSHβ和LHβ免疫信号的分布。结果表明:宝石石斑鱼、黑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尾纹九棘鲈性腺发育为未成熟阶段,蜂巢石斑鱼和纹波石斑鱼性腺发育为成熟阶段。6种石斑鱼的脑垂体位于间脑腹面,由神经垂体(NH)和腺垂体(AH)组成。腺垂体从左至右进一步细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在宝石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纹波石斑鱼中NH结构被PPD隔开分为上下两部分,而在黑边石斑鱼、尾纹九棘鲈和蜂巢石斑鱼中NH为一个整体。6种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细胞的免疫信号主要分布在PPD和PI区域,且FSHβ信号强度均较LHβ强,推断在石斑鱼性腺发育成熟前后,FSHβ较LHβ重要。为石斑鱼的资源保护及人工繁殖方面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在单环刺自然繁殖期,以诱导法或剖取法获取精、卵,在水温15~22℃下,进行授精、孵化、幼虫培育。对幼培育过程的设施、理化条件、管理技术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1994年,单位水体平均培育幼1684个/;1995年,单位水体平均培育幼406万个/。经专家鉴定,这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单环刺螠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单环刺发育周期的研究,国内外迄今未见专门报道。本文报道了烟台沿岸单环刺早期胚胎发育、各期幼虫形态标志、幼和成的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单环刺螠增养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环刺螠个体鲜出肉率大致为冬季39~47%,春季17~27%。食性为滤食性,以水中悬浮性颗粒为食。气温7℃,干露时间持续72h.均能成活。生活水温是0~30℃,临界高温32.5℃,临界低温-4℃。生活的盐度范围是15~36,适宜盐度范围24.94~35.77。pH值的耐受范围是4.46~9.5,适宜范围7.5~9.42。在溶解氧含量达1.14mg/L时,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