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3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林业   451篇
农学   333篇
基础科学   250篇
  212篇
综合类   1782篇
农作物   211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1032篇
园艺   380篇
植物保护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障山地城市区域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以重庆市都市区为研究区,采用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数据,构建了生态服务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通过粒度反推法测算最优条件的栅格粒度,从而综合确定生态源地;以坡度、起伏度、土地利用类型确定阻力值,采用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最终形成了重庆市都市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200粒度下连通性最优,此粒度下的生态源地面积为1616.9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9.76%,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六纵分布态势。(2)生态源地之间存在生态廊道共计29条,关键廊道22条,总长度约为50.83 km,潜在廊道7条,总长度约为108.21 km。(3)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构成了“一圈两带两中心”的生态安全格局。可见,必要的设置生态提升带,切实保护了区域内的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2.
林分空间结构会显著影响其林下幼树更新。为明确其影响林下幼树更新的关键因子,以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青冈栎林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测量幼树株数密度、树高、地径和冠幅,计算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指数以及聚集指数代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林下幼树更新情况,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究两者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青羊湖国有林场13块青冈栎林样地林下更新幼树有6种,分属于4科5属,分别是青冈栎、苦槠、多脉青冈、南酸枣、黄檀、马尾松,青冈栎在更新幼树中占明显优势,是优势树种,幼树重要值为63.09%。青冈栎林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与林下更新指数均大于0.5,关联度较高,综合所有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对林下更新指数关联度的均值来看,对林下更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大小比数>开敞度>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对青冈栎林下更新影响最为显著。在促进青冈栎天然次生林林下更新时,应以调整林木大小分化程度为主,综合考虑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们的经济产业、科技产业都在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自动化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基于机械自动化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工程机械自动化为我们带来的能耗也越来越大。这类工程会直接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间接地阻碍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那么基于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工程机械自动化的设计人员就要考虑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的设计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幼林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并改善林地土壤、促进幼林健康生长,在庆元林场开展了浙江红花油茶间作旱稻、多花黄精为试验。结果表明:与浙江红花油茶清耕相比,浙江红花油茶+旱稻、浙江红花油茶+多花黄精间作经营的油茶株高、冠幅显著增加了51.2%~57.0%,52.7%~56.4%;2种间作经营模式的土壤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显著提高了17.7%~25.5%,21.1%~35.7%;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了18.4%~20.3%,36.2%~47.6%,29.2%~35.2%,24.8%~28.6%(P<0.05),经济效益增加了4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2020年新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水平及其消长规律,本试验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 218份血清中PRRSV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8.49%(956/1218),高于国家规定标准(70%)。S/P的平均值为1.22±0.84,变异系数为69.45%。不同类别猪群抗体平均阳性率在59.19%~91.50%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调查的10个规模化养殖场中,9个场PRRSV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国家标准。不同类别猪群PRRSV变异系数较高,需进一步对现有的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各猪群健康。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疆地区2020年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抗体水平,选择新疆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针对不同日龄段的猪采集血清样品333份,采用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抗体检测分析。结果发现,2020年新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7.78%(259/333),平均抗体阳性率符合国家标准。但各猪场免疫效果参差不齐,抗体阳性率最高的为A场,阳性率达100.00%;阳性率最低的为C场,仅48.78%,低于(70%)的国家标准。不同日龄段的猪抗体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抗体阳性率最高为种公猪,达96.30%;而保育阶段猪抗体水平最低,仅有47.92%,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增稠剂对以矿物油为分散介质的油悬浮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12.5%丙炔·吡嘧(丙炔噁草酮·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为对象,通过流变学和多重光散射方法,研究了有机膨润土、有机高分子和气相二氧化硅3类增稠剂单独使用及有机膨润土和其他两类增稠剂分别搭配使用对可分散油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流动特性指数(n)均小于1,为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除有机膨润土和高分子增稠剂Atlox Rheostrux100组合使用时体系更符合Casson方程外,其余样品均更符合Herschel-Bulkley方程。单独使用时,有机膨润土对保证体系稳定的效果相对较好;Atlox Rheostrux 100和Atlox Rheostrux200两种高分子增稠剂的效果差别较大,其中Atlox Rheostrux 100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由分子结构差异造成;两种气相二氧化硅类增稠剂由于不能有效形成氢键,效果较差。将有机膨润土和有机高分子增稠剂组合使用时,体系的稳定性有所提升,其中有机膨润土869和Atlox Rheostrux 100组合使用效果更好,体系具有较高的黏度,且具有良好的触变性,物理稳定性优异;有机膨润土869和疏水气相二氧化硅R974组合使用时则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研究表明,流变学和多重光散射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表征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新型高分子增稠剂和有机膨润土具有协同作用,将二者合理组合添加能大幅提升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尺度的合理确定是景观格局和生态研究过程的关键。研究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计算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以2017年安徽省宿松县的景观分布图为数据源,从类型和景观水平分析了各个景观指数在20~50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并选取适宜的粒度范围;通过拟合函数揭示不同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大的变化特征;结合景观面积损失精度评价模型确定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最适宜空间粒度值。  结果  景观指数具有一定的空间粒度效应性,其中大部分景观指数的可预测性强,但景观总面积、平均面积分维数、平均形状指数、Simpson多样性、Simpson均匀度指数对空间粒度响应不敏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曲线可分为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无变化、复杂变化4种类型;景观指数的拐点主要集中在70和200 m;在景观水平下景观指数粒度效应曲线拟合后的函数主要为幂函数,且拟合程度高。  结论  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适宜粒度为100~110 m,最佳粒度为100 m。图3表1参27  相似文献   
9.
2017年8月和2018年3月对建德市7个镇16个自然村分布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111份。重点对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原因及保护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有机结合,成功培育出了株型理想、不育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5℃、育性稳定、异交性好、配合力强的两用核不育系隆科638S,于2014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隆科638S含有约56.0%的早籼稻遗传背景,以及约8.7%的粳稻遗传背景,为充分利用“早晚生态型间和籼粳亚种间”双重杂种优势奠定了遗传基础。依据分子设计和杂种优势群理论,按“双亲抗性基因互补”和“双亲品质基因一致性”配组原则,高效培育出一批绿色、优质、广适、高产的隆两优系列品种,迅速成为我国南方杂交水稻主栽品种,推动了长江流域杂交中籼品种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