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篇 |
农学 | 21篇 |
基础科学 | 17篇 |
10篇 | |
综合类 | 67篇 |
农作物 | 12篇 |
水产渔业 | 4篇 |
畜牧兽医 | 28篇 |
园艺 | 13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0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博士3月24日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了“为非洲和亚洲资源贫瘠地区培育绿色超级稻”国际合作项目,将为这些地区的稻农培育15个新品种,以确保增产目标的实现。这是中国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采取的又一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种植芦竹属菌草对土壤养分、酶活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种植芦竹属菌草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方法】 对种植芦竹属 6 个品种菌草前后土壤养分、酶活进行检测,采用 Illumina-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 芦竹属 6 个不同品种菌草种植后,与未种植芦竹的空白对照地相比,种植绿洲 1 号、绿洲 9 号土壤中速效磷(8.20 mg·kg-1、8.72 mg·kg-1)、速效氮(22.63 mg·kg-1、18.20 mg·kg-1)、有机碳(13.83 g·kg-1、10.48 g·kg-1)和总氮(0.84 g·kg-1、0.71 g·kg-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4 mg·kg-1、14.47 mg·kg-1、5.27g·kg-1、0.38 g·kg-1)的含量(P<0.05);且种植芦竹属菌草后的土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绿洲1 号和绿洲 9 号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脲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速效氮、有机碳和全氮等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5.
6.
7.
几年来我们中心分析测试过大量配(混)合料、复合预混料、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样品来源广泛,种类繁多,不同材料前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从检测中我们发现,为了准确测定样品砷含量,关键在于正确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我们在实验中遇到不少难题,也探索出多种试样的前处理方法和技术。现介绍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1配(混)合料及植物性单一饲料,可依据国标GB13079—91方法,即硝酸—硫酸—高氯酸消解体系处理。2碳酸盐、磷酸盐等样品不宜加硫酸。石粉、贝壳粉、磷酸盐等样品富含钙,它能与硫酸形成硫酸钙沉淀,使溶液呈白色浆状或… 相似文献
8.
9.
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指出,我国目前已经到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县域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单位,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承担着更多的探索职责。山东省龙口市及早布局,以"五大组团、三大板块"为框架,以"三个统筹"为依托,开创了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局面。龙口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探索,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对于龙口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也试目以待。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一个崭新的"龙口模式",并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带动其它地区共同走上城乡一体化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青稞叶绿体基因组RNA编辑位点的组成与特性,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工具对青稞叶绿体基因的RNA编辑位点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了35个分布于15个基因的编辑位点,所有编辑均为C到U的转换,其中基因ndhB包含的编辑位点数量最多,达9个,这与其他麦类作物相似;进一步利用RT-PCR结合克隆测序,对预测的35个位点进行了实验验证,发现18个编辑位点被证实发生了C到U的编辑;对编辑前后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RNA编辑引起了编码蛋白的结构变化,暗示RNA编辑可以造成编码蛋白功能的改变。最后,将青稞叶绿体基因RNA编辑位点与栽培大麦、野生大麦的叶绿体RNA编辑位点进行了比较,发现青稞与栽培大麦的RNA编辑组成完全一样,而野生大麦缺失了 ndhA-563位点,初步印证了大麦的起源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