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指环虫杀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金鱼、鲢、鲤、草鱼、欧洲鳗鲡所寄生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拟指环虫为材料,建立以金鱼为寄主、中型指环虫为指示虫的杀虫药物筛选动物模型,使寄生感染率达100%。利用该模型对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鸦胆子、云南重楼、杠柳、槟榔、陈皮最高杀虫率在48 h内均达70%以上,且对鱼安全性较高;刺五加、细柱五加、商陆、乌头、松针、藁本、青蒿、辣蓼、苦参对指环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杀虫率在20%~40%之间;荆芥、山奈、葫芦巴、萹蓄、芫花、马钱子、肉豆蔻、马兜铃、直立百部、千年健、常山、北乌头在实验浓度内对指环虫没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其中,银杏外种皮、博落回、小果博落回杀灭活性最强,使用浓度较低,该实验条件下杀灭率100%;鸦胆子、槟榔对鱼最为安全,但杀虫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2004~2005年在广州市一个富营养化浅水池塘中开展原位围隔试验,研究放养鲢鱼和奥尼罗非鱼对蓝藻水华的控制效果及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鲢鱼和奥尼罗非鱼可以有效控制蓝藻水华,使围隔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由蓝藻渐变为裸藻、绿藻和硅藻。鲢鱼、奥尼罗非鱼围隔水体中总悬浮物浓度较池塘水体分别下降29.7%和18.6%;叶绿素a浓度分别下降26.6%和15.9%。同时,围隔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但鱼类放养对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浓度没有显著影响,并会造成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范围变宽,使水体中新增加了直径
大于500μm的悬浮颗粒物。 相似文献
3.
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鉴于对抗生素、激素及其它化学合成药物等饲料添加剂的负面效应认识逐步加深,人们呼唤回归大自然,追求天然绿色食品。中草药这—纯天然物质以其独特的优势自然成了人们广为关注的对象,所以近年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应用掀起了新的高潮。经过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实践证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同时还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且无耐药性,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小,不易残留,不引起三变(畸变、突变、癌变)等优势,因而越来越在畜牧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文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8周网箱实验评价了利用豆粕、菜粕和棉粕替代苏氏圆腹鲑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配制了7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对照饲料含45%鱼粉,在其余6种饲料中按等量蛋白替代原则分别添加31%或46%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50%或75%,添加20%或40%菜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添加19%或39%棉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实验中所用苏氏圆腹鲑初始体重为11.3 g.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将饲料鱼粉含量从45%降低到23%,添加菜粕或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34%,对鱼成活率、摄食、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饲料蛋白储积率、脏体指数和红血细胞比积(Hct)未产生显著不良影响.添加豆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11%导致鱼摄食、鱼体增重和SGR下降,添加菜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23%导致FCR升高和鱼体能量储积率下降,添加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23%导致鱼体增重、SGR和Hct下降.上述结果显示可通过添加豆粕将苏氏圆腹鲑鱼种饲料鱼粉含量降低到23%,或通过添加菜粕和棉粕将饲料鱼粉含量降低到34%. 相似文献
6.
7.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蚶目、蚶科,俗称"麻蚶子","毛蛤".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辽河、海河等河口附近的软泥底质区.毛蚶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贝类,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过度捕捞等诸多原因,毛蚶资源受到了极大破坏,其海捕产量逐年递减,自然资源量近乎枯竭,而毛蚶人工繁殖、人工增养殖尚处于刚刚起步试验阶段.为有效、合理地恢复毛蚶资源,推动毛蚶这一北方经济品种增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摸索掌握毛蚶的繁殖、生长的生物学习性,2004-2007年在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涧河进行了毛蚶人工繁殖技术的试验研究,现将四年的试验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5g/t抗菌肽替代100g/t醋酸锌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0日龄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的荣昌仔猪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期为30d。期间观察仔猪的生长及腹泻情况。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选择2头健康仔猪进行前腔静脉空腹采血制备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试验表明,添加5g/t抗菌肽替代100g/t醋酸锌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及饲料增重比(P<0.05),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抗菌肽能提高血液中锌的含量,对血液中酶的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电离源质谱同时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CAP)、氟甲砜霉素(FF)和甲砜霉素(TAP)残留量的方法。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实现了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氟甲砜霉素三甲基硅(TMS)衍生物的良好分离,检测模式采用选择离子检测(SIM),监测离子为:氯霉素(m/z376、378、466、468),氟甲砜霉素(m/z339、341、429、431)及甲砜霉素(m/z409、411、499、501),分别选择466、339、409作为定量离子。方法建立的基质添加标准曲线,有效地消除了基体效应的影响,其衍生物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在CAP为2.0~200.0ng/ml,FF和TAP在5.0~200.0ng/ml时呈良好线形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基质加标实验表明,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水产品中药残检测的要求。CAP的测定低限为0.3μg/kg,FF和TAP的测定低限为1.0μg/kg。 相似文献
10.
Ca2+含量在养殖水体中往往不被列入监测对象。作者在同一岸线相距不足10km两处取水水源地对两个养殖场水质产生不同效果进行对比监测,在分析常规监测项目以外,对两水源Ca2+含量进行了对比监测,结果发现东场水源中Ca2+含量比西场水源Ca2+含量高出23%~66%。由于强电解质钙盐、钙碱的增高,使水中胶体产生聚沉和相互聚沉体。聚沉现象导致了水体粘滞系数降低,沉降速度加快,透明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为喜光藻类提供了快速生长繁殖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