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以乌江流域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为材料,构建了白甲鱼微卫星富集文库.对乌江彭水电站坝上、坝下种群进行PCR扩增,得到5个多态位点,其等位基因数目3~6;多态信息含量0.4465~0.7116;观测杂合度0.4444~0.9310;期望杂合度0.4902~0.7624;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0.4171~0.2380,各位点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现象.实验初步表明:乌江流域白甲鱼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彭水水电站的建立已经对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乌江彭水水电站建成后形成阻隔,可能对生境连通性及坝上坝下鱼类的交流产生不利,影响到物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本研究通过磁珠富集法构建了泉水鱼(Pseudogyrincheilus procheilus)微卫星文库,建立了泉水鱼微卫星DNA分子标记体系,并利用这些微卫星分子标记初步评估了乌江彭水水电站对泉水鱼的遗传多样性影响.用6对具多态性的引物对乌江中35尾野生泉水鱼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6个位点共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653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085,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2752;卡方检验得出2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且其中1个位点中出现了无效等位基因.实验初步表明乌江流域泉水鱼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可能受到了水电站阻隔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态毒性实验方法,开展了Cu2 对银鲳幼鱼的急性暴露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 对银鲳幼鱼外周血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和肝脏抗氧化酶(SOD、CAT、GPX)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Cu2 对银鲳幼鱼48h和96h的LC50分别为0.835 mg/L和0.543mg/L, 安全质量浓度为0.054mg/L;Cu2 的浓度与银鲳幼鱼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相同浓度 Cu2 胁迫下, 核异常率又普遍高于微核率; 不同浓度Cu2 胁迫下银鲳幼鱼肝组织中的SOD、CAT、GPX活性均表现为低浓度被诱导而高浓度受抑制的规律,与Cu2 浓度呈抛物线型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认为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与SOD、CAT和GPX活性的变化均可以反映银鲳幼鱼受伤害的程度,并可用做银鲳安全性风险评价的参考依据,其中SOD还可以灵敏的指示低浓度的早期Cu2 污染。 相似文献
4.
以乌江流域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为材料,构建了中华倒刺鲃微卫星富集文库。以乌江彭水电站所采集的32个个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筛选出8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其等位基因数4~10,多态信息含量0.6072~0.8515;观测杂合度0.5625~1.0000,期望杂合度0.6791~0.8795,Hardy中华倒刺鲃微卫星标记筛选及特征分析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0.2009~0.3805;卡方检验结果表明,3个位点不同程度地偏离了Hardy中华倒刺鲃微卫星标记筛选及特征分析Weinberg平衡(P<0.05);各位点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5.
6.
以乌江流域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为材料,构建了中华倒刺鲃微卫星富集文库。以乌江彭水电站所采集的32个个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筛选出8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其等位基因数4~10,多态信息含量0.6072~0.8515;观测杂合度0.5625~1.0000,期望杂合度0.6791~0.8795,Hardy中华倒刺鲃微卫星标记筛选及特征分析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0.2009~0.3805;卡方检验结果表明,3个位点不同程度地偏离了Hardy中华倒刺鲃微卫星标记筛选及特征分析Weinberg平衡(P<0.05);各位点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7.
按常规生物学方法,对长江铜陵段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ops)的形态特征、体长与体重关系、肥满度、食性、繁殖等个体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取样本体长范围为6.81~12.40cm,体重范围为7.00~36.24g;体长与体重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0.0348L2.7480(r=0.9090);为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以体长8.00~10.00cm组的肥满度为高,雄性的Fulton肥满度随体长的逐渐增加而降低。性成熟年龄在1+~2+龄,4~7月份产卵繁殖,卵为半漂浮性。种群 相似文献
8.
9.
10.
彭水水电站2008年1月下闸截流蓄水.以2006-2009年间采集的白甲鱼截流前群体、截流后坝上群体、截流后坝下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白甲鱼微卫星遗传标记对其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和期望杂合度(He)检测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截流后坝上群体的最高,截流前群体和截流后坝下群体接近;根据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聚类图显示,截流前群体和截流后坝下群体先聚成一类,再与截流后坝上群体相聚.群体间Fst为0.0466,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弱,遗传变异较小.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截流前后的3个白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群体间遗传变异较小.要准确完整地评估水电站对白甲鱼的遗传变异的影响,还需要长期的监测和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