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洪泽湖生态环境调查与改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绪广  王国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37-5539
1999~2004年对洪泽湖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主要的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洪泽湖由于水位变化大,生态环境不稳定;湖面萎缩,环境承载能力降低;污染较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灾害频发,水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退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退化,功能失调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5种收割强度对粉绿狐尾藻生长和水质的影响,为沉水植物调控管理提供参考。设不收割组作为对照组,收割组收割强度分别为株高的15%、30%、45%、60%和75%。将收割的植物称量干重和鲜重,统计株高、分枝数,测定新生枝条的恢复长度。每次收割前1 d对所有处理组的水样进行水质测定。结果表明:(1)收割对粉绿狐尾藻枝条生长恢复和株高影响显著(P<0.01)。对照组最终株高最高,达到187.0 cm,并在水面形成冠层。第1次收割后20 d,低强度(15%和30%)收割组恢复或超过收割前水平,中强度(45%)收割组枝条全部恢复,但高强度(60%和75%)收割组的恢复率明显低于低、中强度收割组,恢复率分别为80.68%和62.00%。第2次收割后20 d,15%和30%收割组的粉绿狐尾藻全部恢复,45%收割组的恢复率为91.44%,高强度收割组的恢复率明显降低,恢复率分别为76.09%和42.22%,至实验结束时高强度收割组都未恢复。随着收割频次的增加,枝条恢复的时间延长。(2)收割减少了粉绿狐尾藻分枝数。对照组分枝数最高,达到6.9枝/株,15%~75%收割组分别为4.3、4.0、3.6、2.2和1.8枝/株。(3)收割显著降低了粉绿狐尾藻的生物量(P<0.01)。15%~75%收割组的生物量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10.11%、3.23%、2.47%、2.29%和0.80%。(4)粉绿狐尾藻收割对水质影响显著。收割后,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降低,且收割强度与收割次数对氮磷浓度影响显著(P<0.01)。与第1次收割相比,第2次收割后,15%收割组总氮、总磷浓度分别较前次下降13.63%和24.82%,30%收割组下降12.90%和22.87%,45%收割组下降8.24%和25.04%,高强度(60%和75%)收割组下降6.66%和34.91、9.64%和17.64%。收割强度会对水体中悬浮颗粒物(SS)和叶绿素(Chl-a)有影响,高强度收割使得水体中的SS和Chl-a含量明显升高。收割对控制粉绿狐尾藻生长效果明显,结合水质指标,以低强度收割2~3次为宜。  相似文献   
3.
风浪扰动引起湖泊底泥磷释放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湖泊沉积物在不同风浪扰动情况下对水体中各形态磷的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室内模拟风浪扰动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总磷(TP)的含量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而升高。在水体其他各形态磷中,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有机磷(DOP)的含量在模拟风速大于10~12 m/s时保持稳定,并呈下降趋势。溶解性活性磷(SRP)的含量在模拟风速大于8~10 m/s时保持稳定,并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略下降。颗粒磷(PP)的含量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PP为上覆水中主要形态的磷,占上覆水磷总量的54.55%~67.09%,SRP仅占上覆水磷总量的1.94%~3.19%,PP占TP的百分比随着模拟风速的升高逐渐升高,而DTP,SRP和DOP占TP的百分比随着模拟风速的升高逐渐降低。水体中颗粒物分形维数随着扰动频率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模拟风速5~7 m/s时水体中各形态磷的含量出现激增。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风浪扰动的加强能引起浅水湖泊中颗粒态和溶解态磷的浓度的迅速提高,但是由于水中颗粒物的絮凝作用的加强,悬浮颗粒物对磷的吸附能力也相应提高,因此高频风浪扰动后水体溶解性磷浓度的增幅并不明显,而仅是对浮游生物生长贡献不大的PP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水体光学特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8—2019年对鄂东南5个典型湖泊(仙岛湖、梁子 湖、网湖、策湖和青山湖1号)进行了周年调查;通过分析光学衰减系数(Kd)等重要水体光学参数,得到了各湖泊光合 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及影响因子,可为该地区富营养化湖泊的水生植被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鄂东南5个典型 湖泊之间的透明度、悬浮物、叶绿素a差异极显著(P<0.01)。(2)仙岛湖和梁子湖的溶解性有机物浓度较低,年均值分别 为(1.38±0.39)、(2.36±0.92)m-1,与其他湖泊差异极显著(P<0.01)。(3)年均光学衰减系数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仙岛湖 ([ 0.36±0.21)m-1]<梁子湖([ 1.81±0.89)m-1]<青山湖1号([ 3.77±1.89)m-1]<策湖([ 4.40±1.90)m-1]<网湖([ 4.70±2.54)m-1], 各湖泊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仙岛湖光学衰减系数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溶解性有机物,梁子湖和网湖则主要 受悬浮物影响,溶解性有机物和叶绿素a是造成策湖和青山湖1号水体光学衰减系数较高的重要原因,其中以溶解性有 机物为主。(5)各湖泊的真光层深度与透明度均呈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0.01),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演真光层深 度,也可为沉水植物恢复区域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凤眼莲植株碳·氮·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凤眼莲的利用与控制提供试验参考。[方法]在有凤眼莲生长的自然水体中,通过调查与原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跟踪监测研究凤眼莲植株碳、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在生长期初期,植株有机碳的含量迅速升高,到2004年9月底达到最大值,此后呈现下降趋势;全磷、全氮均呈"升-降-升"的趋势,分别于2005年1月初和4月初达到峰值,其中1月初分别为1.08%、4.57%,4月初分别为1.04%、4.55%,3月出现低谷。[结论]在氮磷元素的积累过程中,凤眼莲植株氮元素的含量上升缓慢,而磷元素的含量上升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分析湖北省黄石市青山湖上游区域水质状况,为其生态修复提供依据。[方法]以青山湖1~#子湖区为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依据物质平衡原理估算出青山湖上游区域氮磷收支状况。[结果]①青山湖上游区域水体总氮、总磷年均浓度为2.45,0.200 mg/L;②青山湖上游区域水体达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③上游来水是氮磷入湖主要来源;④氮入湖总量6 115.40 kg/a,出湖总量1 939.51 kg/a;⑤磷入湖总量411.14 kg/a,出湖量总量198.21 kg/a;⑥总磷、总氮截留率分别为68.28%,51.79%。[结论]为防止青山湖上游区域富营养化程度加重,建议对上游来水采用生态浮床的措施,在净化水质,达到外源清水入湖的同时还能改善景观。在排口附近湖水区域,可采取高效原位强化净化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磁湖13个水质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磁湖水质的主要指标为pH、电导率、水温、叶绿素、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其他指标对磁湖水质的影响较小;其中,氨氮、总磷指数代表水体引起湖泊富营养化的营养元素的污染状况,而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磁湖水体中有机污染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凤眼莲的利用与控制提供试验参考。[方法]在有凤眼莲生长的自然水体中,通过调查与原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跟踪监测研究凤眼莲植株碳、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在生长期初期,植株有机碳的含量迅速升高,到2004年9月底达到最大值,此后呈现下降趋势;全磷、全氮均呈“升-降-升”的趋势,分别于2005年1月初和4月初达到峰值,其中1月初分别为1.08%、4.57%,4月初分别为1.04%、4.55%,3月出现低谷。[结论]在氮磷元素的积累过程中,凤眼莲植株氮元素的含量上升缓慢,而磷元素的含量上升快。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获取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近22年的四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运用ENVI、ARCGIS软件,结合统计年鉴、文献资料,研究了五峰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变化最明显的是建设用地和林地,草地、水域变化不大。1993—2015年,建设用地增加了7 557hm2,林地减少了9 836hm2。(2)1993—2001年,耕地增加46%,林地减少9.88%,未利用地增加了10.23%。(3)2001—2015年,耕地面积减少29%,林地总量增加5.3%,未利用地减少44%。(4)五峰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入境旅游人数、财政总收入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葛绪广  王国祥  李振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87-5288,5291
[目的]研究凤眼莲残体对城市河道有机物的影响。[方法]监测调查污染河道内凤眼莲死亡前后水体有机污染主要指标的变化,探讨凤眼莲残体对污染河流有机污染的影响。[结果]在调查河段,凤眼莲的腐烂分解主要发生在生长后第2年2~4月,对河流水体的有机污染也主要集中在此期间;凤眼莲残体导致水体高锰酸钾指数(CODMn)、5d生化需氧量(BOD5)略有增加,在4月份各监测点的CODMn、BOD5均达年度最大值;凤眼莲死亡分解对下游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凤眼莲死亡引起的二次污染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