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选择效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Dasanbyeo/IR66746-26-3-2”和“TR22183/IR66167-27-5-6”两个杂交组合探讨了在施氮和未施氮条件下杂交早期世代对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选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杂交早期世代对产量的直接选择效果在未施氮条件下明显高于施氮条件下,并通过产量选择对氮素利用效率进行间接选择无论在施氮区还是未施氮区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稻芽期耐冷性与其他耐冷性状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籼粳交“密阳23/吉冷1号”的F3系统群为试材,探讨了水稻芽期耐冷性遗传变异以及与其他耐冷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F3系统群的芽期耐冷性表现为近似正态的连续分布,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自然低温或冷水处理下水稻幼苗生长能力、抽穗天数、穗抽出度、孕穗期耐冷性(低温下结实率)和成熟期综合耐冷性等性状均与芽  相似文献   
3.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冷水反应遗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利用10个水稻品种配制45个半双列杂交组合,并在冷水处理下探讨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冷水反应差异、配合力和遗传参数,以及冷水反应指数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抽穗天数、秆长、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穗颈长等农艺性状冷水反应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呈显著,且一般配合力的变异大于特殊配合力的变异;水稻品种的冷水反应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通88 7、高产102和TR22183等品种的冷水反应较迟钝,并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冷水反应指数(CRI)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亲本中控制秆长及其CRI值的正、负等位基因的频率基本相等,显隐性基因频率基本相同;秆长的表现型值及其CRI值受少数主效基因控制,具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穗粒数、穗颈长和结实率及其CRI值与秆长的CRI值呈显著正相关,结实率的CRI值与穗颈长的CRI值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水稻孕穗期耐冷性QTLs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研究以籼粳交“密阳23/吉冷1号”的F2∶3 代200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在韩国春川进行冷水胁迫下水稻耐冷性鉴定,并以利用SSR标记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对水稻孕穗期耐冷性及其相对耐冷性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s)分析。研究结果,在第1、2、4、11和12染色体上检测到与孕穗期耐冷性相关的QTL各1个,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5  相似文献   
5.
水稻幼苗期耐冷性选择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利用籼粳稻杂交后代(密阳23/通88-7、密阳23/TR22183、密阳23/高产102)探讨了水稻幼苗期耐冷性选择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从籼粳稻杂交后代F2和F3中选择的耐冷个体群或系统群与随机个体群或敏冷系统群间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在F2和F3水稻幼苗期耐冷性选择对秆长、穗长和穗数并不产生显著的影响,但选择获得的幼苗期耐冷性强的F2个体群的孕穗期耐冷性(结实率)、F3系统群的分蘖期耐冷性(赤枯度)和孕穗期耐冷性(结实率)均显著强于随机个体群和敏冷系统群;在冷水处理下F3幼苗期耐冷性强的耐冷系统群的产量显著高于敏冷系统群。提出在水稻幼苗期以叶赤枯度来选择幼苗期耐冷性强的个体是获得高产耐冷后代材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结实率数量性状位点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籼稻密阳23与粳稻吉冷1号配制所获得的F2:3群体200个家系作为作图群体,在北京、昆明、三亚、公主岭和韩国春川等5个点进行水稻结实率的鉴定,并利用SSR标记对水稻结实率数量性状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稻结实率表型值及其在F3家系群中的分布以及所检测到的QTL数目因生长环境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说明QTL与环境有明显的互作效应。水稻结实率在F3家系群中呈接近正态或偏态的连续分布,是多个基因所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水稻结实率相关的QTL 14个,分布于第1、2、3、4、6、7、8、10和12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4.9%~15.3%。分别位于第1、2、6和12染色体RM1~RM259、RM263~RM6、RM340~RM30、RM270~RM17区间的qSSR1、qSSR2、qSSR6和qSSR12至少在2种生长环境下均检测到,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4.9%~8.4%、4.8%~7.2%、7.6%~10.7%和7.4%~10.4%。以上多数QTL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吉冷1号,基因作用方式主要为部分显性或显性或超显性。  相似文献   
7.
水稻芽期耐冷性QTL的分子定位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以籼粳交密阳23号/吉冷1号的F2:3 代200个家系作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含有97个微卫星 (SSR)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在5℃低温条件下,对F3家系进行芽期耐冷性鉴定,并利用SSR标记进行了芽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芽期耐冷性在F3家系群中呈单峰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芽期耐冷性有关的QTL 3个,分别位于第2、4 和7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范围为11.5%~20.5%。其中,位于第4染色体RM273~RM303的qCTBP4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8.
粳稻粒形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粳稻粒形性状的QTL检测,为粳稻粒形性状相关QTL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大粒粳稻DL115与小粒粳稻XL005杂交获得的F2代200个个体为作图群体,在北京进行稻谷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千粒重等粒形性状的鉴定。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利用SSR标记对上述粒形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检测。【结果】上述粒形性状在F2群体均呈正态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粒形性状相关的QTL 16个,分布于第2、3、5和12染色体上。其中qGL3a、qGW2、qGW5、qGT2、qRLW2、qRLW3、qGWT2和qGWT3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15.42%、40.89%、13.54%、33.43%、13.82%、13.61%、12.51%和10.1%,为主效QTL。其中,qGW2、qGT2、qRLW2和qGWT2均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RM12776-RM324 区间。在所检测到的16个QTL中,4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小粒亲本XL005,而其余QTL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大粒亲本DL115。基因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加性或部分显性。【结论】粳稻粒形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第2染色体RM12776-RM324区间是分别与粒宽、粒厚、长宽比和千粒重相关的4个主效QTL的共同标记区间,与其相邻的2个标记(RM12776和RM324)应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探讨其利用价值。大粒亲本对稻谷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增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粳稻垩白性状的QTL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粒粳稻DL115与小粒粳稻XL005杂交获得的F2群体200个单株为作图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利用SSR标记对稻米垩白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在F3株系均呈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检测到与稻米垩白性状相关的QTL 8个,分别位于第3(5个)、第5(2个)和第6(1个)染色体上,包括与垩白粒率有关的QTL 3个,与垩白大小相关的QTL 2个,与垩白度有关的QTL 3个。其中位于第3染色体RM6832-RM411、RM15456-RM6832和RM6266-RM15456区间的qPGWC3、qACE3b和qDEC3b,分别解释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表型变异的43.89%、18.83%和19.57%,为主效QTL。上述3个主效QTL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与前人研究结果均不一致,认为是新的QTL。所检测到的8个QTL中,除qPGWC6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无垩白亲本XL005外,其他7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垩白性状值较大的亲本DL115。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基因作用表现为部分显性,垩白度基因作用表现为加性。  相似文献   
10.
冷水胁迫下水稻幼苗期根系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以籼粳交“密阳23/吉冷1号”的F2∶3 代200个家系作为作图群体,在自然和12℃冷水胁迫下,进行水稻幼苗期根系性状的鉴定,并以利用SSR标记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对水稻幼苗期的根数、最大的根长、最大根的根径、根干重、根/苗比等根系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TLs)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根系性状在F3代家系群均表现为连续分布,认为是由多基因所控制的数量性状。冷水胁迫下,在第1、2、6、11和12染色体上共检测到与根系性状相关的QTL 17个,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5.8%~15.2%,其中与最大根的根径相关,位于第2染色体RM263-RM6区间的qCRD2和位于第11染色体RM21-RM206区间的qCRD11,以及与根干重相关,位于第2染色体RM262-RM263区间的qCRWT2和位于第11染色体RM229-RM21区间的qCRWT11贡献率较大,分别为15.0%、15.2%、10.6%和12.2%。这些基因的作用方式为部分显性或显性或超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