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分析了1次和2次叶面喷施烯效唑对秋芝麻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烯效唑使秋芝麻株高变矮,始蒴高度降低,果轴长度变短,结蒴密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增加,进而使产量较空白对照(CK)显著增加,且2次喷施的效果优于1次喷施的;秋芝麻1次和2次喷施烯效唑较CK分别增产11.10%和11.75%;叶面喷施烯效唑对上部蒴果的影响最为显著,上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均较CK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苗期和花期叶面喷施萘乙酸(NAA)对秋芝麻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为秋芝麻高产栽培和种子繁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秋芝麻品种赣芝13号为试验材料,设叶面喷施清水(CK)及苗期(T1)、花期(T2)及苗期和花期重复喷施(T3)10 mg/L NAA溶液4个处理,成熟后测定上、中、下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及粒重等产量性状,并测定不同部位种子的发芽性状.[结果]不同时期叶面喷施NAA均能促使秋芝麻赣芝13号的株高和始蒴高度变高,空稍尖长度和果轴长度变长,单株蒴果数和每蒴粒数增加,但均与CK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与CK相比,不同时期叶面喷施NAA后,T1、T2和T3处理的千粒重分别增加5.58%、5.15%和6.44%,单株产量分别增加8.76%、5.15%和16.24%,单位面积产量分别增加10.96%、10.97%和24.7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叶面喷施NAA还能显著增加赣芝13号植株上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上部蒴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和苗鲜重,提高种子质量,均以T3处理的效果较佳;但对中部和下部蒴果的相关性状影响不显著.[结论]叶面喷施NAA能显著提高赣芝13号的千粒重和单株产量,达到显著增产效果,苗期和花期重复喷施的作用效果优于苗期或花期单次喷施,其主要体现在显著提高上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和籽粒千粒重,使种子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期刊文献解析我国芝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中国近30年(1980~2009年)科技期刊上发表的芝麻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芝麻期刊文献的动态变化、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和学科领域的分布情况,分析了芝麻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芝麻科研发展的方向,为我国芝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芽期温度对芝麻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芽期低温胁迫对芝麻的生理响应和不同基因型种质资源对低温胁迫的反应差异,以5份对温度敏感度有差异的芝麻种质为试材,设置5个处理温度(28、25、21、18、15℃)进行暗培养处理,测定根长、芽长和苗鲜重,以此确定芝麻芽期低温胁迫的敏感温度;并对188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低温耐受性鉴定,通过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值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测定不同基因型芝麻芽期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芽期培养温度的降低,芝麻幼苗根长、芽长和苗鲜重均逐渐下降,在18℃下降显著,且不同基因型材料之间的测定指标相对值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188份芝麻种质资源聚为5类,即5份高耐低温材料,42份耐低温材料,44份中耐低温材料,50份不耐低温材料和47份极不耐低温材料。不同地理来源的供试材料低温耐受性有一定差异,其中,中部江淮地区低温耐受性丰富度大;芝麻芽期低温胁迫时,不同基因型芝麻芽和根的H2O2、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H2O2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分析,为江西芝麻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西省39个县(市、区)收集到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23个表型性状(12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同时,对11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供试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3个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821,其中,12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217~1.0307,平均0.7290;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70%~43.5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138~2.0627,平均1.8855。3种粒色类型芝麻种质中,以46份白芝麻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602,74份黑芝麻种质和12份其他粒色(黄色、褐色、黄褐色、红褐色等)芝麻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782和1.0476。生育期与株高、始蒴高度、蒴果长、千粒重和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但与含油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的132份芝麻种质资源可分为四大类,不同类群种质的来源地存在地理位置的交错分布现象,其中,第Ⅰ类群可作为潜在选育芝麻高含油量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第Ⅱ类群可作为潜在高产优良芝麻材料利用,第Ⅲ类群可作为潜在矮杆株型的亲本材料,第Ⅳ类群可作为潜在的高蛋白型亲本材料加以利用。【结论】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以46份白芝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无必然联系。以高产高蛋白为育种目标时应选择株高较高,始蒴高度适中、蒴果较大、千粒重较高的材料为亲本,并据此进行后代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52份芝麻种质资源的茎点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1)52份供试种质感病严重,病株率39.05%100%,平均87.04%,病情指数为0.30100%,平均87.04%,病情指数为0.301.00,平均0.82,没有发现免疫资源;(2)聚类分析表明,感病种质37份,占参试材料的71.15%,抗病种质15份,占28.85%;(3)参试材料中地方种质茎点枯病抗性要优于改良品种(系),且种质间的差异较大;(4)本研究鉴定出来的青麻、丰城白芝麻、赣芝9号等15份抗茎点枯病种质可以在芝麻育种及其抗性改良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剂处理对黑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控效果。[方法]在芝麻始花期后,连续2次喷施以72%农用链霉素SP+70%甲基托布津WP不同比列不同用量复配混用的药剂防治黑芝麻茎点枯病,以72%农用链霉素SP、70%甲基托布津WP为对照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喷施300 g/hm2+450 g/hm2(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300 g/hm2+300 g/hm2(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2个处理区的防治效果最好,均达70%以上,增产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区,增产20%以上。[结论]在芝麻始花期喷施甲基托布津和农用链霉素单剂及其复配混用的药剂对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黑芝麻品种在红壤旱地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宜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高产黑芝麻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进贤县地方品种金黄麻为对照,对7个黑芝麻品种(系)从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S0532-3和BS57的生长势、整齐度和耐旱性优于CK,抗病性强,单株蒴果数和每蒴粒数显著〉CK,产量分别为668.93 kg/hm^2和659.43 kg/hm^2,较CK(549.95 kg/hm^2)增产21.64%和19.91%;赣芝6号和sp01-2综合表现也较优良,产量分别为610.23和585.95 kg/hm^2,较CK增产10.96%和6.41%。本研究条件下,BS0532-3、BS57、赣芝6号和sp01-2的产量显著〉CK,表明这4个品种(系)均适合在江西红壤旱地种植,其中,BS0532-3和BS57综合表现较好,其次是赣芝6号和sp01-2。  相似文献   
9.
芽期NaCl胁迫下不同基因型芝麻的反应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芽期NaCl胁迫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芝麻种子成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了0.4%NaCl胁迫下不同基因型芝麻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1) 0~0.4%的NaCl浓度对芝麻种子成苗率影响较小,在NaCl浓度为0.6%~0.8%时表现为成苗率下降;芽长和简易活力指数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根长和苗鲜重则因品种不同表现有异,部分品种随NaCl浓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部分品种则表现为不断下降趋势,不同芝麻品种表现差异较大。(2) 所有参试品种在0.4%的NaCl浓度胁迫下在根长、芽长、苗鲜重、简易活力指数等测定指标上均表现出下降较为明显,认为0.4%的NaCl浓度胁迫可以作为芝麻种质资源耐盐性筛选鉴定的参考浓度。(3)聚类分析结果将39份种质资源明显聚为两类,即包含12份种质的耐盐类和包含27份种质的不耐盐类。(4) 参试的改良品种(系)与地方种质耐盐性差异不大,地方种质的耐盐性指标的多样性指数要大于改良品种(系),即在NaCl胁迫下地方种质所表现的基因型差异要大于改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直接观察法、醋酸洋红染色法、I2-KI染色法、无机酸法、MTT染色法、TTC染色法和FDA荧光检测法在芝麻花粉活力上的检测效果,监测芝麻花粉活力的日变化情况,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不同时间直接授粉法对芝麻柱头可授性的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直接观察法、TTC染色法和FDA荧光检测法不适合芝麻花粉活力的检测,而醋酸洋红染色法、I2-KI 染色法、无机酸法和MTT染色法等4种方法可用于芝麻花粉活力检测,其中,醋酸洋红染色法操作简单、易于观察。(2)芝麻花粉活力的日变化表现为不断下降趋势,在7:30-9:30最高,11:30-17:30不断下降,达显著水平。(3)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的芝麻柱头可授性的日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早晨7:30时已有很高的可授性,随后稍有升高, 9:30时达到最高值,11:30后随时间推延呈显著下降趋势。(4)不同时间直接授粉法测得芝麻授粉时间越晚,结蒴率越低,7:30时具有最高的结蒴率;相对结实率在7:30-11:30时差异不明显,均处在较高状态,13:30后开始不断显著下降。(5)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结蒴率和相对结实率等4个指标的日变化值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个指标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柱头可授性与相对结实率的相关系数最大,达 0.9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