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调查及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水体Fe(Ⅱ)—Cr(Ⅵ)系统中,铬的形态转化条件和Cr(OH)_3沉淀的pH范围。结果表明,在水体Fe(Ⅱ)—Cr(Ⅵ)系统中,要使Cr(Ⅵ)绝大部分转化为Cr(Ⅲ),必须控制溶液的pH≤3.5,Fe/Cr(摩尔比)位于7.0—10.0之间;为使Cr(Ⅲ)全部转化为Cr(OH)_3沉淀,pH应保持在7.5—8.5之间较好,但不得高于9.0,低于5.6。  相似文献   
2.
特旱年旱地小麦缓释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1999~ 2 0 0 0年 ,就德国引进的缓释肥和自研缓释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自研缓释肥与德国缓释肥料 2号 (N16 +P8+K12 )的肥效较高 ,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 ,较对照 (当地习惯用肥 )增产 2 1.5% ,水分生产率较不施肥提高 10 %。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省小麦生产概况、气候条件及其小麦生长发育特点的分析 ,明确了山西省水地小麦产量达 75 0 0kg hm2 的难度 ,探讨了水地小麦的产量潜力 ,提出了山西省水地小麦产量达 75 0 0kg hm2 的策略及应采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粒叶比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个冬小麦品种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0个杂交组合,对小麦粒叶比的杂种优势和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粒叶比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亲本的粒叶比差异及杂交互作均对F1代产生遗传差异,该试验中石6021、农大99260080等的一般配合力较大,石6021×农大99260080、鲁麦14×济南17等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大,产生了较强的杂种优势;粒叶比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但以加性效应为主,其遗传决定度达87.65%,狭义遗传力为64.71%;在高粒叶比品种选育上应重视高粒叶比亲本筛选利用和杂交后代的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土壤有机质对六价铬的还原能力、还原速率以及土壤中六价铬的还原量与有机质的关系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机质对六价铬的还原能力与还原速率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强;②土壤有机质对六价铬的还原量决定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6.
小麦不同品种类型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穗型、均衡型、重穗型 3种品种类型的产量构成、茎蘖动态、次生根数量、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虽然 3种类型品种都能取得高产 ,但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则是以均衡型、多穗型品种较为经济 ,且易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
沟谷地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1996~1998年在山西省隰县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进行了沟谷地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植株个体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间的关系呈S形曲线变化.春玉米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小喇叭口以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中,之后转为茎、叶;散粉后,各器官干物质开始向子粒转移,果穗成为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在栽培上,应使各器官向子粒转移的干物质总量控制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质改良中5+10亚基导入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蛋白质含量不同且不含有5+10亚基的亲本材料与蛋白质含量不同但含有5+10亚基的亲本材料杂交,研究优质小麦育种和种质材料创新中5+10亚基的导入规律,结果表明,5+10亚基的导入率既与5+10亚基的遗传背景有关,又与被改良品种材料的蛋白质含量有关,但与5+10亚基材料的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不大。在含有5+10亚基的优质品种选育和种质材料创新中,受体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不能太低,而且要选用合适的杂交组合类型,以提高后代品系5+10亚基的出现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