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姚彩云  金腊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744-9744,9768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多因子综合评价法的生态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暨南大学(本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文理学院为研究对象,从校园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资源配置与利用、人文景观与绿化、环保意识与环保教育5个方面,对校园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校园的生态化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制的悬浮式活性炭纤维帘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模拟的氮污染水源水,考察了载体上生物膜驯化过程中生物相的变化和反应器内基质浓度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中COD Cr、NH3-N和TN的浓度分别达到37.1、1.79和2.04 mg/L时,出水中的浓度分别为15.3、0.39和0.48 mg/L,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2002-3838)的Ⅱ类水质要求,去除率分别达到58.7%、78.4%和76.2%。与仅靠悬浮式活性炭纤维帘反应器吸附降解的去除率相比较,悬浮式活性炭纤维帘生物膜反应器的去除效果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半亚硝化的快速实现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反应器对高氨氮模拟废水进行半亚硝化反应的研究,主要研究了进水NH4+-N和DO浓度以及pH的变化对半亚硝化反应的影响。[结果]控制试验条件在进水NH4+-N浓度为200 mg/L,pH为7.5~8.5,HRT=1.25 d,DO为1.5 mg/L,室温(25~27℃)的条件下,连续运行40 d,NH4+-N转化为NO2--N的比率接近57%,NO2--N积累率(即NO2--N/NOx--N)在95%以上,NO2--N与NH4+-N比值基本稳定在1.06~1.21。[结论]CANON反应器实现了半亚硝化反应,为后续Anammox菌的富集和CANON反应器的启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水源型水库的氮形态分布特征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测水质数据,对东莞市某备用水源水库的氮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及水体综合营养指数(TLT)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预防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源型水库易受到营养性污染,呈中度或低度富营养化状态;氮形态在水库进水区以氨氮和硝酸盐氮为主,且占比均在45%以上,出水区以硝酸盐氮为主,且占比在75%以上,从进水区到出水区氨氮占比下降80%以上,季节变化对氮形态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氨氮与叶绿素a和TLI无明显的相关性,不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直接作用;硝酸盐氮与叶绿素a和TLI呈负相关,对水体富营养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硝酸盐氮和有机氮同叶绿素a以及TLI呈正相关,对水体富营养化有促进作用。降低排入水库的氨氮和有机氮含量是有效预防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是衡量重金属元素迁移性、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影响的关键参数,在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治理和修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化学提取法、生物学评价法、体外消化法、In V itro法、同步加速辐射-全反射X射线荧光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水库底泥中镉的释放影响因素和规律。[方法]通过模拟试验,研究水动力等物理因素及水环境化学条件对珠江某水库底泥中Cd释放量的影响,探讨底泥中Cd的释放规律。[结果]在相同水深处,底泥中Cd释放量随Cd污染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随着水深的增加,不同Cd污染浓度底泥中Cd释放量增大。随着流速的增大,底泥中Cd释放量增加,且释放量较大。0.115 m/s流速下的Cd释放量几乎是0.105 m/s流速下的1倍。随着泥沙粒径的增大,底泥中Cd释放量增加。Elovich方程等6个方程可较好地描述该水库底泥中镉释放的动力学规律,且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结论]水库底泥中Cd释放量随Cd污染程度和流速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根据东莞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分析了东莞市1986~2013年外来暂住人口总数(ETP)、性别比例(SR)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旨在为流动人口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外来暂住人口变化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与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即在1986~1995年(缓慢增长期),经济缓慢增长,ETP以年均递增15.62万人的速率缓慢递增,但SR不足0.65,男女比例严重失调;1996 ~ 2006年(快速增长期),经济增长加速,ETP以年均递增46.08万人快速递增,其峰值达到586.76万人,SR上升到接近0.93;2006~2009年属于ETP递减调整期,期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产业结构调整使多数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转型,至2010年ETP递减到412万人,其后ETP基本稳定在近415万人,SR上升到0.99接近平衡.东莞市外来劳动力就业行业比例是工业企业约83%、商业约9%、服务业约6%、农业仅2%,并且该就业行业比例在各时期没有显著差异.相对稳定的ETP、接近于平衡的男女比例和适合于当地产业结构的就业行业比例有助于东莞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制的序批式混凝土生物膜反应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旨在开发一种高效低成本污水处理新技术.试验采用模拟生活污水,反应器的运行时序为:进水及缺氧反应1.25 h、曝气好氧反应1.25 h、静置沉淀0.5h、排水0.5h.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4.1%,对BOD5平均去除率为95.4%,平均脱氮率为68.8%,平均除磷率为38.3%;影响反应器净水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容积负荷、C/N、水温以及生态膜数量等.  相似文献   
9.
曝气混凝土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寻求高效低成本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该系统的净水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最佳运行参数。[方法]在连续进排水条件下,利用该系统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试验流量为2~3 m3/d。[结果]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和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水力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污染基质和溶解氧同生物膜表面微生物的接触时间和方式;曝气量影响反应槽DO和生物膜的更新速率;水温可改变参与净化的微生物的种属与活性;适宜的C/N比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繁衍。[结论]影响该系统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水温、C/N比等;该系统最佳运行工艺参数为水力表面负荷2.4 m3/(m2.h)、水力停留时间2 h、C/N比5~6、水温25~35℃、污泥回流比30%、曝气量为10 m3/(m3.h)。该系统适用于乡镇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