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林业   47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经营猕猴桃光合日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不同龄叶片具有不同的光合速率。套种植物狗尾草、美洲黑杨和印尼大豆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也基本呈一双峰曲线。套种可以明显降低中午猕猴桃光合“午睡”,增加光合速率与各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更充分地利用光能,从而改善猕猴桃冠幕微气候,提高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雷竹竹鞭侧芽分化过程中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竹鞭侧芽分化进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在侧芽分化前期和初期较多,而尚未分化和分化后期的侧芽均有减少;不同鞭龄的侧芽,蛋白质与氨基酸总量,以2~3年生竹鞭侧芽为多,随鞭龄发育成熟,这二类物质呈曲线相关;侧芽分化进程中,有16种氨基酸含量,以苏氨酸最多;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水平与侧芽分化数量相平行。  相似文献   
3.
雷竹鞭侧芽从潜伏芽、饱满芽发育为萌发芽、强萌发芽,核酸含量有规律地显著上升,潜伏芽与饱满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变化有相同的规律,总体活性较强,笋期后活性急剧上升,而和萌发芽、强萌发芽有显著差异;不同类型侧芽,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同工酶明显不同,存在遗传信息顺序表达的规律,这种表达是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核酸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其同工酶和淀粉同工酶变化看,从潜伏芽、饱满芽到(强)萌发芽,从萌发芽萌发到笋是两个较为独立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县行政区域内土壤调查为基础,考虑毛竹林土壤养分收支平衡和竹林生态经营特点分类配方,设计实施农户参与的毛竹林测土施肥方案。监测结果表明,实施测土分类施肥与对照相比,单位投入产出比从1∶2.3降低到1∶2.99,投入增加66.42%但产值增加99.23%;化肥用量减少23%,经济和生态表现良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农户调查、小组访谈和竹林结构调查,结果表明,经营者管理粗放、缺乏合理经营技术;笋干加工落后,笋子质量优劣不一;及受笋干竹立地条件限制,不适宜集约经营等因素,是导致竹林衰败、经济效益较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低产林改造和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并分析了笋干加工状况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空间调查数据的增多和有重复的空间格局试验设计的需要,重复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不断得到研究和应用。采用有重复的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营林模式下毛竹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株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I类经营模式下形成的毛竹种群空间格局呈现随机分布,II类和III类经营模式分别在1.6-2.2 m和0.4-2.6 m尺度上达到了均匀分布的显著水平,表现为随着经营干扰强度的增大,毛竹种群在小尺度(〈3 m)上趋向于均匀分布;在较大尺度(〉4 m)上,3种营林模式毛竹种群空间格局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母株与新分株的空间关联性在3种营林模式下较为一致的表现出小尺度上的正关联,并在III类经营模式下,0.6 m、0.8 m和2.2 m尺度上达到了正关联的显著水平,而在较大尺度上,3种营林模式母株与新分株空间格局均表现为无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8.
竹炭基生物炭对茶叶品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竹炭对茶叶品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的影响,本研究以多年种植的茶园土为对象,茶叶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处理(CK1);有机肥7 500 kg·hm-2对照处理(CK2);有机肥7 500 kg·hm-2+竹炭1 125 kg·hm-2处理(T1);有机肥7 500 kg·hm-2+竹炭2 250 kg·hm-2处理(T2);有机肥7 500 kg·hm-2+竹炭3 375 kg·hm-2处理(T3),探究茶园多年种植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胞外酶对施入竹炭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竹炭的施入对土壤微生物总生物量(T)、细菌生物量(B)、真菌生物量(F)、茶叶产量(Y)、Mg含量、过氧化氢酶(PER)活性、酸性磷酸酶(ACP) 活性、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和蔗糖酶(SU)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各处理表现为T2>T1>T3> CK2>CK1;对放线菌生物量(A)、真菌/细菌(F/B)比值、百芽重(BW)、发芽密度(BD)、水浸出物(WE)、咖啡碱(Caf)、茶多酚(Po)、氨基酸(Am)、儿茶素(Cat)和Vc含量也具有促进作用,各处理表现为T2>T3>T1>CK2>CK1。竹炭施入通过改变F/B比值和酚氨比,从而改善了病土食物网结构、土壤生态系统食物网营养结构以及茶叶的品质。在外界种植环境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竹炭添加量的增加,T、B、F、A、F/B、BG活性、PER活性、ACP活性、SU活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酚氨比、G-/G+呈现下降趋势,压力指数先减少而后升高。竹炭添加量为2 250 kg·hm-2(T2)时更为有效。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茶叶品质、茶园土壤质量演变特征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ABT生根粉处理绿竹、吊丝单竹主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种ABT生根粉处理吊丝单竹和绿竹主枝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ABT生根粉对绿竹和吊丝单竹带蔸主枝扦插均有促进作用。其中绿竹主枝扦插以ABT10号50mg/kg浸沾1h最佳,吊丝单竹以ABT10号50mg/kg浸沾1h和ABT6号和100mg/kg浸沾3h最佳。  相似文献   
10.
绿竹带蔸主枝扦插植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对绿竹带蔸主枝扦插过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主枝在扦插45天后开始在枝蔸的根芽点上萌发出幼根,但通常根径纤细,不能形成完整根系。发笋在80天左右开始,竿(笋)蓖根芽点在6月初开始生根,发根和生长都较为迅速,且根径粗壮,并形成发达的根系。根据发枝和发笋植株生根的比较研究表明,绿竹带南主枝扦插成活率应以发笋率为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