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铅锌矿废水重金属对土壤-水稻的复合污染及生态影响评价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对利用铅锌矿废水约50年的灌溉农田,其Pb、Zn、Cu和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配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1486(325~4317),Zn1424(253~3292),Cu680(120~3026),Cd13.59(2.01~29.68);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4倍多、5倍多、近4倍和14倍多;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分别为中度-重度污染、重度污染、轻微污染和重度污染。水稻各部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根部419(149~1202)、茎叶中69(25~228),Zn根部395(119~1123)、茎叶中166(63~353),Cu根部312(106~677)、茎叶中88(19~178),Cd根部8.21(1.79~23.47)、茎叶中1.69(0.50~6.24)。种植水稻的土壤Pb(528~2840mg·kg-1)、Zn(474~3292mg·kg-1)、Cu(308~3026mg·kg-1),对水稻株高、分蘖数、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土壤Cd(6.11~29.68mg·kg-1)除对水稻的株高生长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外,对水稻的分蘖和茎叶生长反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田间条件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下茬作物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科学合理的秸秆还田农艺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正常施肥、不施肥,不浇水、浇2次透水条件下全量、2倍量和无小麦秸秆还田,共8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幼苗生长和成熟期生物学与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测定了玉米的出苗率、根系2次活力、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在水肥充足、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无小麦秸秆还田和2倍量还田的玉米幼苗,小麦秸秆还田的有无与多少都会对玉米幼苗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秸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减弱,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长势均良好。玉米成熟期考种结果表明,2倍量小麦秸秆还田浇2次透水的处理较对照1增产2861.95 kg/hm2,增长率达68%;全量小麦秸秆还田浇2次透水的处理较对照1增产2567.34 kg/hm2,增长率达61%;而仅浇2次透水无小麦秸秆还田的对照2较对照1增产2525.25 kg/hm2,增长率为60%。可见,通过农艺措施调节,能减轻过量秸秆的负效应,降低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正常施肥条件浇2次透水的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有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克氏针茅(Stipa sareptana)、紫花针茅(S. purpurea)、青海固沙草(Orinus kokonoric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为优势植被的温性草原是共和盆地典型植被类型之一,由于自然环境变迁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共和盆地以责南县地区为中心的克氏针茅、紫花针茅、青海固沙草、芨芨草草原植被退化十分明显,2003年通过样方调查和植被数量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的退化草地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退化草地植被盖度比对照区下降30%~50%,优势植物种的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植物逐步减少,明显增加了豆科、菊科、蔷薇科和毒草等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52.47%.由于高寒植被的退化,导致了植被群落整体生态功能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共和盆地的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是由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199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本文论述了豫麦56号的选育方法和体会,认为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重视拓宽亲本资源,合理进行杂交组配,对后代材料进行定向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高山区昼夜温差大,栽培的辣椒品质优、口感佳,更重要的是它能补盛夏干旱时平原辣椒的供货不足,市场广阔。高山(海拔400米以上)辣椒栽培得当,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500~3000千克,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2004年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引进国际冬小麦改良项目(IWWIP)半干旱地和水地兼性及冬小麦优良品系产量试验(8THEYT-SA,2004—2005和9THEYT-IRR,2004—2005)两套。每套试验实际参试品种(系)20个。试验结果表明,旱地试验中9906、9914、9916、9920和9921等5份材料在生产上有直接利用价值。水地试验中9806和9825等2份材料虽然产量低于对照,但与对照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可以考虑在生产上直接利用。试验中对在不同方面(抗锈性、抗旱性、丰产性和品质等)表现突出的材料,应扬长避短进行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海带水解物(LPH)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选用90头胎次、体况相近,产奶量为(41.2±6.6) kg/d,泌乳天数为(125±16) d的高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头。3组奶牛在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补饲0(对照组)、15(L组)、30 g/(头·d)LPH(H组)。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补饲15 g/(头·d)LPH对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补饲30 g/(头·d)LPH则能在不影响产奶量的同时显著降低干物质采食量(P <0.05)。2)补饲15或30 g/(头·d)LPH可以显著提高乳蛋白含量(P <0.05),并且有降低体细胞数的趋势(P=0.07),而对乳脂、乳糖、总固形物、乳尿素氮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 0.05)。3)补饲15或30 g/(头·d)LPH可以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H组血清葡萄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极显著提升(P <0.05),L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有上升趋势(P=0.06),H组...  相似文献   
8.
以克氏针茅(Stipa sareptana)、紫花针茅(S.purpurea)、青海固沙草(Orinus kokonorica)、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为优势植被的温性草原是共和盆地典型植被类型之一,由于自然环境变迁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共和盆地以贵南县地区为中心的克氏针茅、紫花针茅、青海固沙草、芨芨草草原植被退化十分明显,2003年通过样方调查和植被数量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的退化草地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退化草地植被盖度比对照区下降30%~50%,优势植物种的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植物逐步减少,明显增加了豆科、菊科、蔷薇科和毒草等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52.47%。由于高寒植被的退化,导致了植被群落整体生态功能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共和盆地的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