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大麦生产前景广阔,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隆阳区发展啤饲大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粳稻新品种滇系4号在云南保山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滇系4号在云南省中北部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穗大、粒多、优质、多抗、早熟、耐肥、分蘖强、株型紧凑,具有高产潜力。2001-2002年在保山市隆阳区示范推广滇系4号7593.73hm^2,平均产量11.03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对照增产1.48t/hm^2,新增加总产值2476.35万元,投产比1:4.36,并于2001年9月15日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保山市列为重点推广品种,2003年在保山市隆阳区和腾冲、昌宁、龙陵、施甸4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地增长,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法]调查分析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2004—2008年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结果]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贡献大,与发达地区差距不小,增产潜力大。[结论]提出了粮食进一步增产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1~2002年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示范推广粳稻新品种滇系4号7593.73hm2,平均单产11026.5kg/hm2,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479kg/hm2,增产幅度达15.49%;2a累计总产8373.23万kg,新增总产1123.11万kg,新增总产值2475.06万元;推广滇系4号平均每公顷获得新增纯收益3405.73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影响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主要产业,以保山典型欠发达山区洼子田村的各产业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的数据为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粮食、畜牧、烤烟、核桃、长期劳务输出和季节劳务输出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增长的关系,确定影响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主要产业。各产业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的关联度大小顺序是长期劳务输出>季节劳务输出>核桃>粮食>畜牧>烤烟,长期劳务输出、季节劳务输出和核桃成为影响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的支柱产业。该研究为保山市乃至类似保山市的低纬高原山区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影响高产品种五谷1790产量的主要性状因素。[方法]以杂交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高产品种五谷1790为材料,运用限制因子学说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株高、穗位高、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限制因子。[结果]五谷1790主要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穗位高〉株高〉千粒重,穗粒数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该试验为玉米品种五谷1790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啤饲大麦配方施肥优化组合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保山市隆阳区大麦生产由传统栽培向现代栽培模式转化,于2010—2011年进行了不同配方施肥优化组合筛选试验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分析尿素施用量、尿素施用时期相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提出最佳施肥组合方案,为大面积开展优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目标赋权获得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分析1999~2000年云南省中北部粳稻区域试验中的13个农艺性状指标,对13个参试水稻品种的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局势决策法是分析水稻品种的一种较为全面的量化分析方法,能对品种的优劣势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并且弥补了方差分析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保山市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9个杂交玉米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抗病、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的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屯玉67、三北9号、大丰3号,以为保山市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模型"在云南省保山市进行了小麦栽培试验,研究了5个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期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作用顺序为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密度>氮肥施用期>钾肥施用量。磷肥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在试验范围内产量随着磷肥的增加而呈直线上升。在山区通过增施磷肥来增加产量是一项高产、低耗的措施,但同时还必须配合增施尿素和适当增加密度,以发挥其更大的增产作用。优化措施方案筛选结果表明,要获得高产,其氮肥施用期以分蘖肥50%+拔节肥50%和分蘖肥50%+种肥50%的施肥方式为最好。产量250~270 kg/667 m2的组合优化方案为:密度14.54万~15.84万株/667 m2,施尿素37.31~39.91 kg/667 m2、普钙43.27~49.77 kg/667 m2、硫酸钾9.93~12.10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分蘖肥50%+拔节肥50%。产量在230~250 kg/667 m2的优化组合方案为:密度12.15万~13.05万株/667 m2,施尿素37.81~39.62 kg/667 m2、普钙41.36~45.87 kg/667 m2、硫酸钾8.27~9.77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产量210~230 kg/667 m2的措施优化组合为:密度11.39万~12.16万株/667 m2,施尿素35.87~37.41 kg/667 m2、普钙36.32~40.15 kg/667 m2、硫酸钾8.74~10.02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或种肥30%+分蘖肥20%+拔节肥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