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抗马铃薯晚疫病品种的选育、生产布局以及选择防治的最佳时机提供参考,根据2007和2008年在贵州西部地区水城的玉舍(海拔1950 m)、盘县的四格(海拔2250 m)和六枝的堕却(海拔1610 m)各3期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对贵州西部地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气象因子和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时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5月上旬至中旬,若日平均温度低于20 ℃,且连续3 d相对湿度超过75 %,同时连续降雨日超过5 d的情况下,一般在15~20 d后有晚疫病发生、流行.因此,建议以此作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预警指标,以便在预警指标出现后的3 d内积极组织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天福  刘鹏  张润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09-19610
[目的]分析2010年六盘水市特重干旱的气象因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方法]根据实时的气象数据与此次特重干旱灾害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冷暖空气在旱区交汇形成的降水条件不足,导致旱区长时间降水量严重偏少,气温显著偏高加剧旱情的快速演变,特殊的地理环境(喀斯特、石漠化等)加重了干旱的危害。[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的干旱预测预报和抗旱救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毕节市2005—2015年8城区和2014年、2015年的区域气象资料,采用气候与经纬度和海拔高向结合的方法,划分出毕节市萝卜种植最适宜区海拔在1500~1700m,占总面积的45%左右,该区域种植的萝卜品质好,口感好;次适宜区在1300~1500m和1700~1900m,占总面积的20%左右,该区域海拔在1700~1900m的地方,适合在白露之前播种,海拔在1300~1500m的区域,适合在9月中旬播种,可以提高萝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张润琼  陈静  周圣 《西南园艺》2013,(10):31-34
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站1971年1月到2010年4月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引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对2009-2010年贵州特大气象干旱从气象干旱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等级干旱的发生发展时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寻找2009-2010年贵州特大气象干旱发生发展的时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表明:2009年10月发生轻旱到中旱的站点最多,进入11月份干旱发生范围增大,干旱程度进一步加重;12月上旬到2010年1月中旬干旱有所缓解,1月下旬随着降水的持续偏少,重旱到特旱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31日至2011年2月1日,贵州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此次气象灾害共持续33d,全省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突破历史记录,排位居1961年以来的第2位(2008年为第1位),过程前期、后期的影响范围和西部地区的灾害均超过2008年。此次灾害来势猛、起伏大、时间长、范围广,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和危害。利用常规观测、NCEP分析场及卫星、自动站等资料对这次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7月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所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六盘水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乌拉尔山地区环流场偏高、中亚至蒙古国西部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偏低的环流异常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及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槽异常稳定活跃,有利于暖湿气流不断向云贵高原输送,为六盘水雨(雪)天气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水汽来源;分析还表明,逆温层的长时间维持是六盘水市大范围冻雨持续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9—2010年贵州省特大气象干旱演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润琼  陈静  周圣 《南方农业》2013,(10):31-34
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站1971年1月到2010年4月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引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对2009—2010年贵州特大气象干旱从气象干旱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等级干旱的发生发展时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寻找2009—2010年贵州特大气象干旱发生发展的时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表明:2009年10月发生轻旱到中旱的站点最多,进入11月份干旱发生范围增大,干旱程度进一步加重;12月上旬到2010年1月中旬干旱有所缓解,1月下旬随着降水的持续偏少,重旱到特旱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7.
张润琼  刘艳雯  黄天福  刘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17-20219
利用2010年2月8~9日贵州西部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重大森林火灾资料和2009年9月~2010年2月气象资料,分析了"2.8"森林火灾的天气气候成因,同时利用相应的卫星遥感资料分析着火状况。结果表明:NOAA卫星资料是准确监测火灾发生,估算火区面积、强度和蔓延趋势最有效的途径;秋、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持续数月的干旱是贵州西部发生重大火灾的主要气候背景;贵州西部过渡季节干旱少雨的500 hPa平均环流特征是中高纬环流平直,东亚大槽偏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青藏高原上空气压场持续偏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是贵州西部火灾环流形势之一;气温持续上升、湿度持续下降是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1年1月2010年12月贵州省西部12个气象站地面观测逐日气温、降水量及NECP 1961年1月2010年12月北半球逐月100hpa、500hpa高度场以及海平面气压场1.0°×1.-0°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贵州西部冬春季连旱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表明:贵州西部冬春季降水量呈波动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冬春季降水量偏多的年份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前,偏少的年份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贵州西部1961-2010年有9年出现了明显的冬春连旱,最重的是2009-2010年,其次是1978-1979年。冬春连旱发生最频繁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贵州西部的冬春干旱是一种气候干旱,而冬春连旱是在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产生的,贵州西部的冬春季连旱年500hpa平均高度上具有东亚大槽异常偏东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的环流特征;在北半球100hpa平均距平场上,50°N以南为负距平,西南地区为-4~-12gpm的负距平区;-500hpa平均距平场上,45°N以南为负距平,西南地区为-8~-12gpm的负距平区;海平面气压平均距平场上,中国大部地区为负距平,西南地区为-4~-8hpa的负距平区,多热低压存在,致使北方冷空气偏北偏东,不易南下影响贵州,加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切断了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从而造成贵州西部冬春连旱天气。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13~14日的霜冻灾害是六盘水市该年损失最大的一次低温冷冻灾害,受灾面积1.2万hm2,直接经济损失3319.5万元。利用高空和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严重低温霜冻灾害的天气成因。结果表明:特大霜冻灾害是在暖冬背景下发生的,对六盘水经济作物和热带作物的危害最大。高空冷平流与地面冷高压控制下夜间晴空辐射冷却降温是此次重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500hPa、700hPa偏北气流和干冷南支槽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碧空无云、静风、湿度小、气温低、气压高、露点温度特低是此次重霜冻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