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农业在邢台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园艺业在邢台农业中异军突起,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格局。目前,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正向着安全、优质的方向转变,园艺产业也相应的朝着高产、优质、生态、  相似文献   
2.
Ts-86提取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测试了中草药Ts-86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并对其稳定性、持效期及抑菌谱等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Ts-86提取液的200倍液防效达93.35%,优于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的防效;其酸碱稳定性与热稳定性较差,只在中性或微酸微碱条件下活性较高,且经100℃处理的活性最高;经100℃处理后,其500倍液防治作用的持效期可达6 d:抑菌谱相对广泛。  相似文献   
3.
唐蕊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32-1233
在筛选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基础上,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ZJW-6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液体发酵培养,使用DNS法对发酵后的菌悬液进行酶活力测定从而获得其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ZJW-6产纤维素酶的最优发酵条件是以蛋白胨+(NH4)2SO4为氮源培养基,在30℃、pH 6下振荡培养48 h.  相似文献   
4.
邢台野生酸枣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邢台野生酸枣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为野生酸枣的规模化开发种植奠定基础。[方法]以邢台野生酸枣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并探讨合适的培养基种类。[结果]邢台野生酸枣组织培养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是浓度70%乙醇消毒30 s,0.1%升汞消毒10 min。其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诱导培养基1/2MS+6-BA1.0 mg/L+NAA0.2 mg/L;增殖培养基MS+6-BA1.0或1.5 mg/L+NAA0.2 mg/L;生根培养基1/2MS+6-BA0.5 mg/L。[结论]初步研究出邢台野生酸枣组织培养方法,并筛选出合适的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茎尖脱毒及组培快繁工作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一种具备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年种植量与人均消费量均较高。大西洋是炸片类的主要品种,干物质含量高,质地疏松,味道好,口感好,油炸色泽浅,近几年受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欢迎,优质DNI原料供不应求。生产中由于感染病毒病使得其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解决的有效措施就是对其进行茎尖培养脱除病毒,并进一步生产脱毒种薯。本文以马铃薯大西洋品种为例简介茎尖脱毒及组培快繁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液体发酵培养,确定纤维素分解菌ZJW-4的最适产酶条件。结果表明:ZJW-4产纤维素酶的最优发酵条件为以蛋白胨+(NH4)2SO4为氮源的培养基,28℃,pH 6,静置培养48 h。  相似文献   
7.
浅析野生酸枣的价值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蕊  张雪辉 《落叶果树》2010,42(6):23-24
介绍了酸枣在食用、药用、材用及生态方面的应用价值,提出了相应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邢台地区保护地黄瓜病害的调查研究,发现主要为害黄瓜生产的病害有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生理性病害等几种,并从这些病害的产生原因、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筛选得到对白菜软腐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M-14,对其拮抗机理、拮抗物质的稳定性及抗菌谱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M-14对白菜软腐病菌的拮抗作用源于代谢物质而不是菌体本身;M-14酸碱稳定性极强,在pH 3~11的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茵效果;拮抗菌M-14产生的拮抗物质热稳定性较强,在40℃时抑菌活性最强,10~100℃范围内均表现较强的抑茵活性;经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测试,表现出抗菌谱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毛霉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tic substances,EPS)在多环芳烃修复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诱导下毛霉EPS的提取量(TOC)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糖类、蛋白质、腐植酸和DNA)的变化规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条件下EPS蛋白含量和自身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BaP浓度为40 mg·L~(-1)时,单位生物量所产生的毛霉EPS的提取量、糖类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腐植酸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407.22 mg·g-1、700 g·g-1、564 g·g-1和174 g·g-1;3D-EEM结果显示,当BaP浓度为40 mg·L~(-1)时,荧光类蛋白质(峰A和峰B)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68.91 a.u和245.6 a.u;FTIR分析结果表明,在BaP的诱导下,与空白相比,EPS的细胞质蛋白质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向长波方向发生了红移现象;SEM分析结果显示,随BaP浓度的增大,毛霉EPS表面逐渐呈现板结现象,当BaP浓度为40 mg·L~(-1)时,毛霉EPS呈毛绒状,孔隙达到最大。以上分析结果表明,BaP破坏毛霉EPS原有结构,低浓度BaP促进真菌EPS的分泌,EPS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在毛霉代谢降解BaP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