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次生林雪风害干扰与树种及林型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试验站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树种、林型之间遭受雪风害时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受雪风危害在数量上有所差异,以枫桦受害最重,假色槭最轻;不同树种折断受害类型和被压弯受害类型的百分比差异显著.②雪风灾害对林木的破坏与树木的大小有关,其中粗大林木(即冠幅较大)易受折断的危害;而低矮、小径级的林木更趋向于被压弯.③不同林型遭受灾害的程度不同,以枫桦为优势种的林型与以假色槭为优势种的林型其受灾总量百分比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3.
采用室内培养及密闭箱静态熏气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SO2:暴露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diana)叶片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拟南芥暴露于SO214d后,叶面气孔开度变小.浓度10mg·m-3组促进植株生长发育,SOD和CAT活性无明显改变,30mg·m-3SO2组3种酶活性呈诱导性增高,其中POD增幅最大,SO2浓度90 mg·m-3时,CAT活性被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株高、叶片数和叶片面积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叶片出现明显可见伤害.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条件下,拟南芥能够通过调节气孔开放、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等使植株适应SO2胁迫,但是高浓度SO2暴露会引起细胞氧化损伤,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流苏石斛的离体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流苏石斛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研究。结果显示:茎段诱导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2.0mg·L^-1+NAA0.5mg·L-^1+CH0.5g·L^-1,芽的诱导率达58.3%;培养基Ms+BA4.0mg·L^-1+NAA0.5mg·L^-1+CH0.5g·L^-1可促进丛芽的形成,而丛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2.0mg·L^-1+NAA0.2mg·L^-1+CH0.5g·L^-1,增殖系数达6.23;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0.5mg·L^-1+NAA0.5mg·L^-1,50d后试管苗生根率可达100%。研究还发现,壮苗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BA0.5mg·L^-1+NAA0.1mg·L^-1+CH0.2g·L^-1,丛芽在该培养基上培养75d后,可同时完成增殖与生根程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降水资源变化特征,为农业灌溉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177个站1971~2008年主要作物生育期(4~9月)的降水为资料,运用小网格插值和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了生长季降水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东北地区生长季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降水倾向率为-8.6 mm/10a),1971~1980年是少雨期,1981~1990年是相对多雨期,1991~2008年降水呈明显减少趋势。但这种减少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并不一致,总体表现在降水量相对少的地区稍有增加趋势,而降水量相对大的地区则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结论]由于生长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的地区为东北的主要产粮带,因此,由此引发的粮食生产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7.
以60Co-γ为辐射源,采用剂量率为100 Gy/h的不同剂量(50~250 Gy)对矛叶锦葵、木槿和海滨木槿的干种子进行照射,将辐射后的种子进行播种,调查其发芽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辐照对3个树种的影响程度不同,辐射剂量小于200 Gy和50 Gy时分别对矛叶锦葵和木槿幼苗成活有促进作用,反之则有抑制作用.所有辐照处理对海滨木槿幼苗均有抑制作用.3个树种对辐照的敏感程度以海滨木槿最敏感,其次是木槿,最不敏感的是矛叶锦葵.经计算得出:木槿和海滨木槿诱变育种的适宜辐照剂量分别为128.2 Gy和104.7 Gy,而矛叶锦葵的适宜剂量大于250 Gy.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是新时期农村经营体制的一大创新.它是联结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实现共同致富的纽带和桥梁.它的产生是在农村不断深化改革中,市场化经济发展和抵御农业经营风险的客观需要,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县通过对村级财务实施委托代理制的管理方式,不断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清理化解村级债务等,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但随着农村改革进一步推进,村级财务管理又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现就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