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室白粉虱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有关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的生特学特性。根据我们的初步观察,温室白粉虱的变态类型更近于完全变态,因此,其幼虫期称为“幼虫”要比“若虫”更合适。在20℃温度下完成一个世代需要33d,25℃条件下为19d。植物的生育期对产卵量的影响显著,但对从卵孵化后发育至成虫的成活率无明显影响,温室白粉虱的交尾频率在早晨与傍晚较高,扩散方向受温室灯光影响。  相似文献   
2.
3.
西洋参果肉中的六种发芽抑制物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西洋参果肉中的6种发芽抑制物质进行了研究,用梯度洗脱法初步提取,通过TLC分离与纯化,用GC-MS联用仪进一步分离鉴定,从西洋参果肉中分离鉴定出6种发芽抑制牺牲物质,它们是:乙酸、庚酸、任酸、丁酸、壬醛和异丁酸,并且确定了它们的有效抑制浓度。  相似文献   
4.
西洋参果实中发芽抑制物质——二苯胺的分离鉴定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纸层析(PC)、薄层层析(TLC)和质谱(MS)方法,首次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ne)果实中提取、分离并鉴定出发芽抑制物质--二苯胺.以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inne)种子为指示植物,测定出二苯胺对其胚根生长抑制率达到50%时的浓度(中等抑制浓度-IC50)为74.13μg/mL.同时,改进了传统的将PC纸和TLC板分为十等份的抑制物质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参和西洋参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发芽困难。本文就两种参种子物理催芽技术的研究进展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植物种子后熟期生理生化的研究概况谈起,对人参和西洋参种子的生理生化研究现状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7.
西洋参果实中发芽抑制物质——二苯胺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纸层析(PC)、薄层层析(TLC)和质谱(MS)方法,首次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ne)果实中提取、分离并鉴定出发芽抑制物质-二苯胺。以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inne)种子为指示植物,测定出二苯胺对其胚根生长抑制率达到50%时的浓度(中等抑制浓度-IC50)为74.13μg/mL.同时,改进了传统的将PC纸和TLC板分为十等份的抑制物质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8.
人参和西洋参种子休眠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ne)同为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屑(Panax)多年生草本植物。Panax是由希腊文Panaxos衍生而来,其意为“万灵之药”,两者同为世界闻名的珍贵补药。我国栽培人参的历史最悠久,已有1660年了,但有计划地引种西洋参则是从1975年才开始的。  相似文献   
9.
西洋参果肉乙醚相中发芽抑制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次报道从西洋参果肉中分离鉴定4种发芽抑制物质--乙酸、丁酸、异相酸和苯乙酮,同时利用标准品测定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10、10、100和100μl/L。从而明确西洋参种子成熟时,种胚尚不能成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果肉中存在磋眵种抑制活性较强的发芽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10.
西洋参种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研究证实了西洋参种子中确有发芽抑制物质存在。种子中各部位的抑制和物活性依次为果肉>胚乳>内果皮,而果肉中的抑制物质则主要存在于乙醚相和甲醇相中。105℃高温不能使大部分的发芽抑制物质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