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拖拉机下线后需要进行快速电气故障检测的需求,设计开发拖拉机整机下线电气故障检测系统。根据检测线的实际需求,针对拖拉机的电源系统、车载电器和传感器等电气故障进行检测识别。系统以PC机作为上位机,基于LabVIEW和MYSQL数据库构建数据监控界面;基于STM32处理器,综合CAN总线、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设计手持检测终端作为下位机,实现数据收集和故障检测。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故障检测正确率达99.7%,能准确的识别电气故障并输出检测报表,检测时间小于2 min,满足拖拉机电气检测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调查辽宁、吉林人参主产区灰霉病发生危害发现,人参灰霉病发病初期为6月上旬,发病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发病严重的参床病株率达12.5%。为防治人参灰霉病,选用12种杀菌剂进行室内、外药剂筛选试验。室内初筛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嘧霉胺悬浮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分别为0.19、1.20 mg/L和4.41 mg/L;其次是30%醚菌·啶酰菌水剂、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差。田间药效试验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40%嘧霉胺悬浮剂防治效果较好,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3.
哈茨木霉菌Tri41对人参锈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人参的生产和销售大国,近年来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影响我国人参出口,研究生物菌剂代替化学菌剂防治人参病害已成为人参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菌Tri41(Trichoderma harzianum Tri41)对人参锈腐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Tri41对锈腐菌的抑制作用受温度影响,25℃条件下,菌株Tri41对人参锈腐菌的抑制率高达80.1%,20℃条件下抑制率降低9.7%;菌株Tri41的挥发性代谢物和难挥发代谢物对人参锈腐菌的抑制率分别为57.3%和48.0%;菌株Tri41发酵液对锈腐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明确了哈茨木霉菌Tri41对人参锈腐菌的拮抗机理以竞争和抗生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4.
探寻一种准确测定牛初乳中IgG含量的前处理方法及液相色谱分离条件,选用超声波、生理盐水、盐酸和乳酸作为去除乳脂和酪蛋白沉淀的前处理条件;选用反相键合色谱柱ZORBAX 300SB-C18和ZORBAX Poroshell 300SB-C18,流动相为0.02 mol/L PBS与乙腈作为色谱分离条件对初乳清进行分离;并测定其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选用超声波40 kHZ、45 min时,牛初乳中IgG含量达到最高,比没有经过超声处理的IgG含量提高近两倍;选用乳清与生理盐水的稀释比例为1:7时,牛初乳中IgG含量达到最高;选用乳酸调pH值至4.6时,可以更好的去除酪蛋白沉淀;选用反相键合色谱柱ZORBAX 300SB-C18,流动相0.02 mol/L PBS(pH 6.8)与乙腈的比例为95:5、流速为0.2 mL/min时,初乳各蛋白组分分离效果达到最佳.所测定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分别为0.11%和99.96%.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初乳中IgG含量进行测定,并与琼脂双扩散法进行比较,筛选出一种快速、精确测定IgG含量的方法。在牧场(非热应激条件,平均温度-10℃)随机选取7头体况良好、体重、胎次、产奶量及分娩日期都相近的黑白花奶牛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分别在母牛分娩后不同时间内收集乳样,用液氮冷冻,然后于-70℃的冰柜中保存,分析测定时再进行解冻,分别用琼脂双扩散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初乳中IgG效价和含量。结果表明:①选用反相键合色谱柱ZORBAX300SB—C18,流动相0.02mol/lPBS(pH值6.8)与乙腈的比例为95%:5%时,初乳各成分分离效果达到最佳;②选择流速为0.2ml/min时,初乳蛋白组分得到有效分离。与琼脂双扩散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初乳中IgG含量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和精确度高、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人参(Panax ginsengC.A.Meyer)是我国传统名贵药用植物。人参锈腐病(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是人参最为严重的根部病害,也是"老参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茉莉酸甲酯(MeJA)是一种重要的抗病诱导剂,目前将其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文中以2年生人参移栽苗为材料,用200 mg/L的茉莉酸甲酯(MeJA)溶液处理人参,温室人工接种人参锈腐病菌,接种后3,6,9,12,15,20,25,30 d取样,测定人参根内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经MeJA处理后接种人参锈腐病菌,人参根内MDA含量较未经MeJA处理的参根MDA含量明显降低,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也呈降低趋势,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这说明以上生理指标在茉莉酸甲酯诱导人参抗人参锈腐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生物杀菌剂对人参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7种生物杀菌剂对人参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0.3%丁子香酚SL和2%蛇床子素EC对人参灰霉病菌毒力最强,其EC50分别为0.129、0.623mg/L,2%春雷霉素AS等5种生物杀菌剂对人参灰霉病菌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EC50在12.857~127.012mg/L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3%丁子香酚SL在田间对人参灰霉病表现较高的防效,2%春雷霉素AS和3%中生菌素WP次之。初步筛选出了对人参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生物杀菌剂,为人参灰霉病的安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区人参菌核病发生为害及其病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辽宁和吉林人参主产区病虫害调查发现,人参菌核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病田率近90%,病株率5.7%,已经成为长白山区人参主要病害之一。病原生物学研究表明,人参菌核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以Czapek培养基为基础的氮源均为蛋白胨。菌丝生长最适pH为4,碳源为山梨醇,最适培养基为胡萝卜培养基;菌核形成的最适pH为6、碳源为果糖,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菌核萌发最佳条件为15~25℃、pH 6~8、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甘氨酸。菌核在PDA培养基、PSA培养基、人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及玉米粉培养基的萌发率均达100%。黑暗条件促进菌丝生长,有利菌核形成及菌核萌发。菌丝致死温度为42℃,菌核致死温度为4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