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马占相思适应性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均表现良好。从壮苗培育、造林备耕、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马占相思的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该树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棉田套作芥菜绿肥防治黄萎病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2001~2003年,研究了芥菜油抑制棉花黄萎病菌试验及棉田套种芥菜绿肥对棉花黄萎病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芥菜油高、中、低3个浓度对黄萎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中、低浓度培养5天后抑菌效果分别为98.8%、74.5%、40.3%;棉田套作芥菜绿肥,抑制棉花黄萎病的效果连续3年的防效分别为52.3%、70.9%、89.6%.  相似文献   
4.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威 《作物杂志》2007,23(3):24-26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人工合成了GFMcrglAcryBt基因,1995年研制成功了CrylA+CPTI双价抗虫基因,并相继育出了单价、双价和杂交抗虫棉新品种。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生育阶段,不同部位对棉铃虫的抗性不同。对3龄以上的棉铃虫毒死率明显下降。转Bt+CPTI抗虫棉与转Bt基因抗虫棉有相似的抗虫性,但抗虫具有广谱性,且对大龄棉铃虫的杀伤效果显著高于Bt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棉已推广应用847万hm2,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20多亿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棉花育种者有效的利用棉花核不育系材料进行育种研究,以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三方面为研究核心,详细比较两种类型材料的杂种优势差异。试验表明:两种材料的中亲优势均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与皮棉产量和品质相关的指标上;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方面,仅有少量品质相关的性状表现较好;双隐性材料的主要缺陷是黄萎病指偏高,而单隐性材料的则是吐絮集中率偏低。双隐性类型的后代中出现优良单株的概率比单隐性类型的高。单隐性类型的杂种优势略强于双隐性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小鼠Klf4基因重组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分析。[方法]利用双酶切从重组质粒p MXs-Klf4上回收小鼠Klf4基因片段,克隆入p ET-41a(+)载体后转化BL21大肠杆菌,用IPTG诱导表达,探讨诱导表达最佳浓度和时间,最后采用SDS-PAGE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及分析。[结果]重组质粒Klf4-p ET-41a(+)在IPTG诱导下可表达与预期相符的约为51 ku的KLF4蛋白;经IPTG刺激后重组蛋白表达增多,以0.8 mmol/L IPTG诱导6 h为佳;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大肠杆菌BL21中。[结论]小鼠Klf4基因可在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7.
锌、锰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要的微量营养元素。为了查明锌、锰肥在阜新县主要土壤类型上对不同作物的增产效果及其有效的施用技术,1983年在20多个乡开展了锌、锰肥的试验、示范工作;1984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试验、示范,面积达30余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两年的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一、阜新县土壤锌、锰的供给情况土壤种类主要有褐土,占普查面积的70%以上,草甸土面积(多数属碳酸盐草甸土)占  相似文献   
8.
9.
“耕为农事之首”,“欲求足食之道,先明力耕之法”。我国古代就高度重视土壤耕作在农业增产中的重要作用,先民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土壤耕作的经验,并把直观经验上升为土壤耕作理论和技术,本文以历史时代为线索,对我国古代土壤耕作理论和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基本内容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当今土壤耕作科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种植物浸提液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棉蚜是棉花苗、蕾期的重要害虫 ,1 980年以来 ,因为棉花蚜虫的严重危害而频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导致棉蚜抗药性增强 ,棉田天敌大量死亡 ,棉蚜发生猖獗。为了克服棉蚜抗药性 ,保护天敌 ,保护环境 ,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有益人类健康 ,适当使用一些植物性土农药防治蚜虫是必要的 ,为此进行了五种土农药药剂防治棉蚜的药效试验。1试验方法采集青蒿 ( Artemisia apia cea Hance)、苦楝( Melia azdearch)、臭椿叶 ( Ailanthus altissiimaSwingle)、辣蓼 ( Polygohum hydroplperl)、马齿苋( Portulace olercedl)、采集后粉碎 ,按不同比例加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