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揭示柑橘黄龙病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疫情运行轨迹,2002—2012年选取不同管理类型的柑橘生产区,以株发病率研究比较不同类型疫情流行规律和不同管理方式控制效果,将11年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疫情演变和控制效果进行量化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年序疫情扩散流行总体呈线性上升态势,在不防控的失管橘园年均病株率11.11%,疫情扩散流行模型为y1=12.24x-1.3828(n=9,r=0.9769″);在一般防控条件下橘园年均病株率4.69%,其疫情扩散模型为:y2=5.4498x-1.6035(n=11,r=0.9749″),防控效果43.93%(22.93%~55.04%);在综合防控条件下橘园年均病株率0.31%,其疫情扩散模型为y3=0.3663x-0.3422(n=11,r=0.9898″),防控效果达96.15%(94.95%~97.40%)。因此,切实抓好综合防控工作,柑橘黄龙病是可防可控的。  相似文献   
2.
柑橘黄龙病老龄果园发病力与时序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柑橘黄龙病自然感染年序病情发生规律,以提高监测预警防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2015年在天然隔离屏障良好的一个老龄果园开展柑橘黄龙病自然感染发病危害研究,在初入侵果园采取3个重复样地定点定株发病扩散危害系统调查。坚持14年试验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自然感染发病力以自然感染发病4~5年后为最强盛,其发病力可达年新发病率10%~15%,较其初发病力增强2~3倍;其当年新发病率消长呈"M型"曲线变化规律:第1自然感染发病显症高峰一般为初次入侵后的第5年前后,峰期一般为2~3年;第2个自然感染发病显症高峰为初次入侵后的第9年前后,峰期一般为1~3年,两峰之间为高位波动变化动态。老龄果园黄龙病积年发病呈Logistic曲线上行变化轨迹,其年序数值化变化模型为Q=85.8144/(1+EXP(4.0063-0.5837N))(n=14,r=0.9941~(**)),其自然感染扩散大周期为15年(其中核心为害周期10年左右)。运用这些变化规律,对提升老龄果园黄龙病监测预警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RT—PCR扩增柔嫩艾美球虫YZ株折光体SO7抗原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将不舍信号肽编码区片段的S07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6p-1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下游,构建表达质粒pGEX6p-1-SO7,转化宿主菌BL21,获得重组菌。通过建立生长曲线,对诱导条件的摸索,根据SDS—PAGE确定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通过融合蛋白切胶免疫小鼠制备超免疫血清,经间接EL-ISA检测其与E。tenella子孢子抗原反应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诱导时机和诱导时间是影响表达的主要因素,诱导温度、1PTG浓度次之;诱导时机以3h为最佳,诱导时间以4.5h为最佳;诱导温度以37℃最佳,0.008~1.000mmol/L的IPTG对表达量的影响不大。在优化的表达条件下,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存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7.5%。间接ELISA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保留了天然蛋白的部分抗原性。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盟作为一个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生态区位又极为重要的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一直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严重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林业六大工程相继启动.国家和自治区对阿托善盟生态建设持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在阿拉善盟启动实施了四大林业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