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4—2015年对宣成到官庄境内似鮈生活的汀江河段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结果表明该江段水温、溶解氧和pH分别在17.2~28.5℃、7.03~8.63 mg/L和6.75~6.83之间变化;似鮈喜欢栖息多砾石或沙石的环境,一般隐蔽在石缝里。汀江似鮈每年4—7月为繁殖期,产卵盛期为5—6月;性成熟年龄为1~2龄,体重在8.1~56.3 g之间;雌鱼怀卵量为213~550粒/尾,相对繁殖力为20~120粒/g·体重,成熟系数为1.07%~8.37%,雄鱼成熟系数为0.41%~4.85%;产沉性卵,深黄色,卵径为(0.762±0.015)mm。产卵场水深约1.5~2.5 m,溶解氧为7.85~8.41 mg/L,水温为18.6~26.7℃,pH在6.8~7.2之间,底质以沙砾为主。  相似文献   
2.
亚洲苦草抗盐能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淡水沉水植物亚洲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在盐度为0、3.5和7的水体中的生长情况,同时对0和3.5盐度下苦草种子的发芽率、叶长、根长、根数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亚洲苦草能够在盐度为3.5的咸水中正常生长,在盐度为7的水体中,种子不能发芽;盐度为0和3.5时,盐度对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叶长、根长、根数影响差异显著(p<0.05);0与3.5盐度水体中叶长比为1.97,根长比1.8,根数目比1.6,盐度对苦草生长的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刀鲚洄游群体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求长江口地区溯河群体刀鲚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于2006—2008年刀鲚溯河洄游期间,采集刀鲚样品。通过对其体长、体重、肝重、性腺重、条件指数、脂肪重等生物学参数的研究,以了解三年内溯河群体刀鲚的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洄游群体刀鲚体长、体重年际间有变化,体长一体重的拟合关系年际间有差异。(2)长江口地区涸游群体刀鲚生殖特征年际间有变化,刀鲚性腺重量与体长、体重关系密切,均呈正相关关系。(3)洄游群体刀鲚条件状况,不同年份亦有变化。其中:肝重、脂肪重分别与体长、体重关系密切,呈正相关;洄游群体刀鲚条件指数2007年最大,对每个年份刀鲚条件指数进一步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刀鲚的条件指数逐渐增加,由1龄到2龄,条件指数变化最大(P〈0.01)。综上所述,洄游群体刀鲚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的动态变化,显示了气候对洄游群体刀鲚生殖状况影响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水法生物毒性测试研究重金属(铜和镉)、多环芳烃(菲和萘)及有机农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3类物质对唐鱼的急性毒性,详细描述中毒症状并进行了安全质量浓度评价.结果表明,铜和镉对唐鱼的96h的LC50分别为0.054和4.610mg/L,其中铜属于极高毒物质,镉属于高毒物质,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和0.461...  相似文献   
5.
选育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对虾选育群体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随机选取经连续选育的第五代凡纳滨对虾68 尾,测量体质量(W)、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高(X3)、头胸甲宽(X4)、第一腹节高(X5)、第一腹节宽(X6)、第二腹节高(X7)、第二腹节宽(X8)、第三腹节高(X9)、第三腹节宽(X10)、第六腹节高(X11)、第六腹节宽(X12)、尾长(X13)共14 个形态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高(X3)和头胸甲宽(X4)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 (P<0.01),是直接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体长的通径系数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因素,4 个形态性状的决定系数之和达0.9311,成为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分别建立体质量(W)与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高(X3)和头胸甲宽(X4)关系的回归方程:W=0.0136X12.9559(R2=0.9642),W=0.7969X22.4042(R2=0.736),W=4.712X32.0628(R2=0.6373)和W=4.633X42.1903(R2=0.6819)。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高(X3)、头胸甲宽(X4)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21.798 + 2.569X1 +1.104X2+1.069X3+0.4231X4。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的影响,为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黄芪、板蓝根、柴胡、甘草和茯苓经超微粉碎后,分别添加1.5%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凡纳滨对虾35 d,研究其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率、饲料系数、消化酶活力、非特性免疫指标及感染WSSV后的抗病力的影响。[结果]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大小顺序均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对照组。各组饵料系数的大小顺序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对照组。各组对虾存活率的大小顺序为板蓝根组柴胡组甘草组黄芪组茯苓组对照组。不同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各组淀粉酶大小顺序为茯苓组甘草组黄芪组板蓝根组柴胡组对照组;各组脂肪酶大小顺序为甘草组茯苓组黄芪组对照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各组蛋白酶大小顺序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板蓝根组对照组柴胡组。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非特异性免疫力有影响,其中黄芪组和甘草组对虾的AKP、ACP、POD和SOD活力较高。感染WSSV后,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时间顺序为柴胡组板蓝根组黄芪组甘草组茯苓组对照组,各组存活率大小顺序为柴胡组黄芪组板蓝根组甘草组茯苓组对照组。[结论]中草药制剂可以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病力。其中,茯苓的促生长作用较佳,而黄芪、板蓝根、柴胡和甘草可以明显提高其抗病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A、B两个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亲虾形态特征及其产卵量和孵化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B群体的体型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体重、体长、头胸甲长、第二腹节高和尾节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形态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群体亲虾产卵量分别为(0.65±0.20)×104、(0.64±0.18)×104粒/体重(g),差异不显著(P0.05),但无节幼体量和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A群体产卵量与体型不显著相关(P0.05),亲虾产卵量(Y,×104粒)与体重(W,g)的回归方程:Y=0.010 3W1.0878(R2=0.410 3);B群体凡纳滨对虾亲虾体重与产卵量显著相关(P0.05),亲虾产卵量(Y,×104粒)与体重(W,g)的回归方程:Y=0.054 5W0.677 8(R2=0.522 8)。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取海水池塘(盐度28)和淡水池塘养殖及水库天然增殖的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体质量为200~500g的尼罗罗非鱼为研究材料,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3种生态环境尼罗罗非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和蛋白质量浓度。结果显示,3种生态环境中罗非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罗非鱼血清中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及血清蛋白质量浓度差异显著(P0.05),酶活力和蛋白质量浓度依次为:水库海水池塘淡水池塘。试验结果表明,水库天然增殖的尼罗罗非鱼具有较高的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从江苏盐城地区种植的蓖麻上采集分离到1株编号为YDJ08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真菌菌落形态为圆形,菌落初期为白色,后转变为黑色,分生孢子呈梭形、薄壁、外壁光滑、无色;病原菌在蓖麻植株上接种后表现为木质部变黑;ITS和β-tubulin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Gen Bank中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序列相似性分别高达100%和99%。综合形态学和序列比对分析推断该菌株为葡萄座腔菌。这是首次报道侵染蓖麻的葡萄座腔菌,该菌株的ITS和β-tubulin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KJ530706、KJ530707。  相似文献   
10.
对侵染中国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的互花米草茎和叶上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株与侵染互花米草海洋真菌形态极其相似的菌株YDC07。对菌株YDC07进行培养性状观察和形态学鉴定,发现该菌与中国新记录菌属互花米草比尔格纳菌十分相似;通过rRNA基因ITS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该菌与比尔格纳菌属中互花米草比尔格纳菌相似度为96%~99%,在进化树中显示亲缘关系最近;该真菌可以侵染互花米草秸秆,使其生物量逐渐减少。菌株YDC07 rRNA-ITS序列相关信息提交NCBI数据库,获得Gen Bank登录号为KJ459363。菌株YDC07是在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互花米草上新发现的一种比尔格纳菌属海洋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