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杉木幼茎离体培养与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以杉木幼茎为外植体的离体培养与快繁技术,建立了杉木高频离体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愈伤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2/3WPM+6-BA0.5mg/l+IBA2.0mg/l+2,4-D0.8mg/l;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WPM+6-BA1.5mg/l+IBA2.0mg/l+2,4-D1.2mg/l;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WPM+6-BA0.5mg/l+IBA1.0mg/l+IAA1.2mg/l;杉木移栽的最适培养物是草皮土与泥炭土体积比为1:1的混合土。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水清滤法对大珠母贝稚贝的滤水率进行研究。在自然海水盐度(33‰)、水温28℃条件下,不同金藻浓度(0.5×105、1.0×105、1.5×105、2.0×105、2.5×105个/mL)的滤水率随藻浓度增加先升后降,当浓度为1.5×105个/mL时滤水率达到最大(0.069 L/h),且满足幂函数关系y=0.0098x0.7097(r=0.9935)。盐度为30‰时,分别投喂金藻(1.5×105个/mL)和扁藻(0.8×105个/mL),结果表明,在前2 h内稚贝对金藻的滤水率大于扁藻,3 h时稚贝对金藻和扁藻的滤水率相近,3 h后稚贝对扁藻的滤水率大于金藻。不同盐度(24‰、27‰、30‰、33‰、36‰)下,稚贝对扁藻(0.8×105个/mL)的滤水率随盐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当盐度为30‰时滤水率达到最大(0.0636 L/h)。  相似文献   
3.
杉木总RNA 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种杉木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试验,找到了一种适用于杉木总RNA提取的新方法.用该方法提取杉木幼茎总RNA具有正常的光谱吸收,D_(260nm)/D_(280nm)比值为1.90~2.03,D_(260nm)/D_(280nm)比值为2.84~4.04,经琼脂糖电泳后,28S和18s RNA条带清晰,提取的RNA可用于RT-PCR、Northern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同时该方法还适用于青蒿总R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大珠母贝海区不同深度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下潜式缆绳吊养大珠母贝幼苗,设计5个不同的水深,记录养殖海区的水文因子,测量大珠母贝的壳长和壳高两个性状指标,统计成活数,比较不同水层贝苗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在4、5、6m水层生长较快,3个深度下幼苗的生长差异不显著;2m和3m水深的贝生长速度较慢,其中3 m水层的壳长与4、5、6m的差异显著.大珠母贝在5 m的深度条件下养殖幼苗存活率最高,4m水层次之,而在2m水深下幼苗的成活率最低(52%).综合生长和成活数据可知,大珠母贝苗在4~5 m养殖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野生大豆(G.soja)是豆科大豆属Soja亚属的唯一野生种,为了有效地保护我国的野生大豆资源,推动优异的野生大豆材料在育种及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以野生大豆无菌苗幼叶为外殖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野生大豆丛生芽发生和生根诱导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适合野生大豆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5mg·L^-1+IBA 2.0mg·L^-1+NAA 0.3mg·L^-1,适合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IBA 1.0mg·L^-1+IAA 1.2mg·L^-1,在此条件下获得大量移栽成活的植株。  相似文献   
6.
四棱豆纤维连接蛋白基因部分序列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已报道的FNDC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用所设计的引物扩增四棱豆FNDC基因的部分序列,将序列提交GenBank,获1个登录号FJ176925.通过对该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该序列与目前数据库中山豆根YP_001511236序列具有明显的同源性.该序列在112~651 bp片段上包括了1个开放性阅读框,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GA.将ORF处的氨基酸序列继续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对其进行的1级结构分析和2级结构分析中,表明该序列是一个酸性蛋白,亲水性较弱,疏水性较强,信号肽序列为第23位~第45位,亚细胞定位最大可能性为定位于细胞外.含有N型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C-末端锚定微体信号,纤维素结合结构域.主要以α-螺旋,不规则盘绕和延伸链为该蛋白最大量的结构元件,β-折叠散布于整个蛋白质中.  相似文献   
7.
对本实验室以前设计的170对合浦珠母贝微卫星引物进行家系筛选,共有35对引物可以有效扩增,其中30对引物在家系中具多态性。共检测到67个等位基因,片段长度范围为131~297 bp,平均有效等位基因(Ae)1.7988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801,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165,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3369。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的35个微卫星位点,可用于合浦珠母贝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研究。  相似文献   
8.
笼具形状对选育合浦珠母贝幼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8月,以海南三亚亲贝(♀)×广东徐闻亲贝(♂)构建的第一代选育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群体为材料,研究长方形、圆柱形和半球形笼具形状在不同水深对合浦珠母贝幼贝(平均壳长1.4 c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方形笼具在4 m水深时,幼贝的壳高和体重增长率最大,分别为24.55%和6.44%,显著高于其它水层(P<0.01);半球形笼具在3 m水深时,幼贝壳高和体重增长速度最大,分别为22.55%和5.40%,与其它水深的差异极显著(P<0.01);圆柱形笼具在6 m水深时,壳高和体重增长最快,增长率分别为22.46%和5.37%,显著高于3、5、7 m水深组(P<0.01),而与其余深度组差异不显著。此外,圆柱形笼具的高对合浦珠母贝的生长也有影响,在3 m水层20 cm高的圆柱形笼具中贝壳高和体重增长速度最大(增长率分别为24.70%和6.20%),与5、10、15 cm高度组差异显著(P<0.05);而长方形笼具虽然10 cm高的笼具较好,但与其它各实验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合浦珠母贝在3~4 m水层用半径11.5 cm、高20 cm的圆柱形笼具或20 cm(长)×12 cm(宽)×10 cm(高)的长方形笼具养殖效果较好。但在制作成本方面,圆柱形笼具的成本低于长方形笼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