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内蒙古绒山羊皮肤干细胞定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干细胞在内蒙古绒山羊初级毛囊、次级毛囊及表皮中的位置,通过对绒山羊颈部静脉注射BrdU,每周取皮肤样本,用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前10周内BrdU结果呈阳性,说明皮肤中存在干细胞,BrdU可用于大动物短时期的体内标记;BrdU用于大动物标记时在绒山羊体内的存留时间大约为10周;初步判断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及表皮中均存在干细胞,而且干细胞的niche可能就位于毛乳头处;用Ⅳ型胶原粘附培养初级和次级毛囊的毛乳头,其呈圆形或多边形,核大,核仁明显,细胞器少,细胞呈克隆生长,慢周期性,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步证明为毛乳头处存在毛囊干细胞.  相似文献   
2.
探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的可行性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最优条件。对试验组绒山羊颈静脉注射BrdU,活体背部皮肤采样,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切片中是否有阳性细胞分布:通过对BrdU不同注射剂量、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各自稀释度、抗原修复方式及DNA变性温度对BrdU标记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的可行性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最优条件。通过对试验组绒山羊颈部静脉注射BrdU,活体背部皮肤采样,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切片中是否有阳性细胞分布;通过试验BrdU不同注射剂量、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各自稀释度、抗原修复方式及DNA变性温度对BrdU标记结果的影响,以寻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最佳条件。观察发现抗BrdU单克隆抗体处理的试验组皮肤组织切片中均有红色BrdU阳性细胞分布;未经BrdU标记的对照组动物同部位组织切片和以PBS代替抗BrdU单克隆抗体处理的试验组皮肤组织切片中均未见BrdU阳性细胞。BrdU适于内蒙古绒山羊活体标记;2 mol/L HCl 37 ℃变性30 min,胰蛋白酶37 ℃修复30 min,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的稀释度均为1︰100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对郑州地区10kV架空线路的常见故障类型进行分析,并对10kV架空线路的反事故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10kV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绒山羊生长期次级毛囊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席海燕  周欢敏  郑琰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749-3754
 【目的】构建绒山羊生长期次级毛囊的消减文库,寻找绒毛生长的相关候选基因。【方法】以生长期次级毛囊cDNA为tester,休止期次级毛囊cDNA为driver,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生长期次级毛囊消减文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cDNA文库。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250~1 000 bp之间。挑取750个克隆进行测序,得到342条有效序列,平均长度596 bp。进行同源性分析,有298个与nucleotide数据库山羊及其它物种的已知序列同源。在EST数据库中找到38个相似EST序列和6个无同源性序列。对298个已知功能基因的ESTs进行分类,细胞分裂类为13个、细胞信号类为49个、细胞结构蛋白52个、细胞防御类21个、代谢类46个、基因/蛋白表达类37个、未分类的80个。【结论】应用SSH技术,构建了绒山羊生长期和休止期次级毛囊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绒毛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BrdU 标记绒山羊皮肤干细胞的可行性,并初步确定干细胞的位置,试验采用静脉注射BrdU后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离培养毛囊的标记部分并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BrdU在绒山羊体内的标记时间为10周;免疫组化AEC染色阳性细胞核呈红色,阴性细胞核不被着色,说明BrdU标记信号存在于初级、次级毛囊及表皮中;注射初期毛囊及表皮增殖细胞均被标记(包括干细胞),4周时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毛囊的下部,6周时阳性信号减少且有向上迁移迹象,8~10周标记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10周后无阳性信号;Ⅳ型胶原黏附培养毛囊的标记部分细胞呈克隆生长;流式细胞检测得到F2代G0/G1比为(73.98±4.74)%,初步证明干细胞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菠萝收获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该研究以菠萝采收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 Star)算法进行全局路径规划。首先在产生随机采样点时引入自启发式思想约束采样点的生成,在拓展新节点时借鉴人工势场引入方向权重对新节点拓展方向进行约束,同时计算权重wg合适的取值范围,采双向拓展加快迭代速度,后利用贪心算法修剪路径的冗余节点,并利用Cantmull-Rom插值函数对路径进行平滑处理。根据农田道路存在的复杂情况创建多障碍物、迷宫和狭窄通道3种仿真环境,分别对比RRT*算法、双向RRT*算法和改进后RRT*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3种环境下,本文算法的平均收敛时间是RRT*算法的17.97%,是双向RRT*算法的46.12%,平均规划速度是RRT*算法的4.7倍,是双向RRT*算法的2.2倍左右,平均拓展的节点数量比 RRT* 算法减少87.22%,比双向 RRT* 算法减少 52.52%,平均路径长度比 RRT* 算法减少 3.81%,比双向 RRT* 算法减少 6.0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规划时间仅为RRT*算法的14.12%,为双向RRT*的20.34%,迭代次数比RRT*算法减少80.89%,比双向RRT*减少69.70%。另外,RRT*和双向RRT*算法规划出的路径上大于60°的转角分别是本文算法的1.56和2.06倍,大于100°的转角分别是本文算法的1.55和2.18倍,本文算法规划的路径更平滑。改进RRT*算法在农田里规划的路径符合菠萝采收机的路径导航需求,研究结果可为菠萝采收机的导航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