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7年4月-2008年5月,在嵊山后头湾养殖场进行了真蛸生态育苗试验,研究发现,不同成熟度的真蛸亲体,在卵巢的形状、大小以及卵细胞形态、色泽上有明显差异,并据此可划分为发育间期、成熟期和临产期3个时期。而孵化过程则可分为卵裂初期、"红珠"期、"黒珠"期及幼蛸出膜期4个阶段。在水温23-28℃、盐度28-31下孵化,约需32 d,孵化过程中受精卵的大小变化不明显,亲体有极强的护卵习性。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刀鲚仔稚鱼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5-10月,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各采样1次.195次拖网共采获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9 358尾,体长范围为3.0~61.2mm,优势体长为6.0~25.0 mm,以10.0~16.0 mm的弯曲期和13.0~21.0 mm的后弯曲期仔鱼为主.采获数量以7月最高,占总数55.0%,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南支和北支上游,有3个站位(St.5、St.7、St.10)数量较高.其中有1个站位(St.7)刀鲚仔鱼的平均体长按月呈递增趋势,表明刀鲚仔稚鱼有利用沿岸碎波带作为早期生长场所的习性.根据刀鲚仔稚鱼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分布和数量变动的调查结果,结合目前刀鲚成鱼资源量贫乏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限制鳗苗定置网等作业,并加强对沿岸碎波带保育场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赵盛龙 《水产学报》2007,31(4):452-455
以头部感觉管孔及颊部感觉乳突的排列规律为主要分类依据,综合形态特征,研究了采自浙江省舟山岛河溪的裸身虾虎鱼属(Gymnogobius)的一新种:舟山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zhoushanensis sp. nov. 。新种的形态特征及性状与产于浙江省苍南县的横带裸身虾虎鱼 Gymnogobius transversefasciatus (Wu & Zhou, 1990)十分相似,头部均具4个感觉管孔 (C,D,F,G),颊部具1条眼下感觉乳突线(L2),3条水平状的纵行感觉乳突线(L3, L4, L5)。但该新种具有口小,上颌骨后端仅伸达眼前缘的下方;纵列鳞、横列鳞和背鳍前鳞较少;头部密具许多小黑点的特征。 关键词: 虾虎鱼科;裸身虾虎鱼属;新种;舟山  相似文献   
4.
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7.0~33.9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骨骼形成的顺序依次为肩带,背鳍支鳍骨、臀鳍支鳍骨,脉弓,髓弓,尾下骨,椎体,腹鳍支鳍骨、尾上骨,背鳍前支鳍骨,肋骨。胸鳍支鳍骨无后匙骨,左右乌喙软骨在腹面联合。侧尾下骨和第1尾下骨基部产生短暂的软骨质连接(20.1 mm SL)。第1、2尾上骨联合形成棒状尾上骨1+2。第1髓弓与脑颅之间区域具1游离髓弓。脊柱以体前中部位置为起点向前后发育。髓弓、脉弓的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不同。脉弓首先以体中部为中心向前后发育;髓弓随后亦以从体中部向前后发育,12.4 mm SL个体开始同时从最前端向后发育。这一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相比更接近高等鱼类。因此,刀鲚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物种。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总体设计流程、纸质年报处理过程、数据库结构设计、文件存储与添加方式、系统界面与检索方式等多个方面,描述了基于Web的渔业统计年报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该系统的应用使大量渔业生产年报资料得以数字化保存和检索。系统由渔业年报管理、系统管理、信息查询和个人工具等模块组成。年报管理模块以年度为时间单位,细分为统计年度管理、年度分册管理和统计表管理等3个子模块。程序提供批量与逐条循环添加方式和分散与集中编辑方式,采用存储过程实现数据库层面的操作更新,数据备份与还原采用基于Web的一键式设计。实际运行表明,系统简便实用。灵活高效的编辑方式和丰富的网上检索方式,不仅有效地保存了企业珍贵的年报资料,使历年年报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单位形象。研究亮点:渔业统计年报数字化管理系统,是在全面分析档案管理现状和充分考虑了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档案管理可能采用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开发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扩充性和数据代码的标准化等特点。程序设计以方便用户为基本原则,在用户界面和信息检索等方面作了大量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经近10年的实地采集,结合相关文献查阅,总结出浙江海域鱼类共734种,分属于3个纲、42目、220科、488个属。本文在重点分析了浙江海域鱼类水平分布区系特点,并根据资源特征,将其划分为记录种、罕见种、少见种、习见种及优势种,并对习见种及优势种进行了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7.
杭州湾湾口与日本有明海产花鲈稚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盛龙 《水产学报》2005,29(5):670-675
本文基于采自杭州湾湾口、日本有明海和四万十川沿岸碎波带的天然花鲈仔稚鱼,研究比较了三者的外部形态、脊椎骨数、背鳍和臀鳍支鳍骨数的差异。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水域的花鲈样本,体侧黑色素较少;吻长、体高和体长比相对较小;脊椎骨数分别为35,35.25±0.25;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分别为25.33,25,均比四万十川的样本脊椎骨数(36)和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26)为少,探明了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的花鲈仔稚鱼在特征上存在着相似性,与四万十川的样本有显著的差异。根据中国产花鲈的形态特征,对中国花鲈的学名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花鲈的学名应该为Lateolabrax maculates(McClellan)。  相似文献   
8.
采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详细地研究了鲵鱼仔鱼各发育阶段摄食功能骨骼的形态发育和骨化特征.在孵化后至4日龄(体长3.0 mm)仔鱼,舌弓、鳃弓、悬骨系以软骨形式,而鳃盖骨系、上下颌则以纤维化骨质逐步出现并相继硬骨化,至34日龄(7.8 mm)仔鱼,除方骨、后翼骨和中翼骨外,其它骨骼完全硬骨化.研究结果表明:鮸鱼仔鱼摄食器官的骨骼在短时间内硬骨化,为开始主动摄食提供了必要条件,表明仔鱼阶段已具备了摄食能力.  相似文献   
9.
刀鲚仔稚鱼脊柱和附肢骨骼发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7.0 ~33.9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骨骼形成的顺序依次为肩带,背鳍支鳍骨、臀鳍支鳍骨,脉弓,髓弓,尾下骨,椎体,腹鳍支鳍骨、尾上骨,背鳍前支鳍骨,肋骨。胸鳍支鳍骨无后匙骨,左右乌喙软骨在腹面联合。侧尾下骨和第1尾下骨基部产生短暂的软骨质连接(20.1 mm SL)。第1、2尾上骨联合形成棒状尾上骨1+2。第1髓弓与脑颅之间区域具1游离髓弓。脊柱以体前中部位置为起点向前后发育。髓弓、脉弓的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不同。脉弓首先以体中部为中心向前后发育;髓弓随后亦以从体中部向前后发育, 12.4 mm SL个体开始同时从最前端向后发育。这一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相比更接近高等鱼类。因此,刀鲚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物种。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总体设计流程、纸质年报处理过程、数据库结构设计、文件存储与添加方式、系统界面与检索方式等多个方面,描述了基于Web的渔业统计年报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该系统的应用使大量渔业生产年报资料得以数字化保存和检索。系统由渔业年报管理、系统管理、信息查询和个人工具等模块组成。年报管理模块以年度为时间单位,细分为统计年度管理、年度分册管理和统计表管理等3个子模块。程序提供“批量”与“逐条循环”添加方式和“分散”与“集中”编辑方式,采用存储过程实现数据库层面的操作更新,数据备份与还原采用基于Web的一键式设计。实际运行表明,系统简便实用。灵活高效的编辑方式和丰富的网上检索方式,不仅有效地保存了企业珍贵的年报资料,使历年年报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单位形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