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适宜于砂姜黑土农田的周年耕作方式,提升砂姜黑土农田地力及作物产量,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设置多年定位夏玉米季?冬小麦季免耕?旋耕(对照)、免耕?深耕、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免耕?免耕5种周年耕作方式田间试验,在定位处理的第4个周年研究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养分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与试验开始前相比,各处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钾含量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相比,其他处理均增加周年内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免耕?深耕、深松?旋耕、免耕?免耕处理显著增加周年内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而深松?免耕处理显著增加冬小麦开花期和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个周年内对照在20~40 cm土层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均最低。深松?免耕处理增加周年内0~2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而深松?免耕、免耕?免耕处理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在夏玉米苗期、大口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深松?旋耕和深松?免耕处理显著增加夏玉米?冬小麦周年籽粒产量,增幅分别为7.67%和10.21%。综上所述,在秸秆全量还田基础上,深松?旋耕和深松?免耕能够改善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状况,显著提高周年作物产量,可作为黄淮区砂姜黑土农田相对适宜的周年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根据豫南雨养区方城、西平两县1995-2008年的夏玉米单产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区生长期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对夏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影响夏玉米生育的全过程,与光照时数相比,气温显著影响产量,6月、8月的降水量、7月的气温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3.
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控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玉米生长后期叶斑病田间防治操作困难的问题,于2012年和2013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和河南省西平县分别针对春玉米的大斑病、夏玉米的小斑病及南方锈病进行了叶斑病防控措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保护性与治疗性兼顾的内吸性杀菌剂,在玉米10~13叶期(大喇叭口期)采用一次机械喷雾的方式进行田间作业,有效降低了玉米生产后期的叶斑病发生程度:大斑病病株率、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32.0%~71.1%、0.66~1.11和51.7%~81.4%;小斑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48~1.10和20.9%~35.7%;南方锈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25~0.60和7.4%~12.0%;保护了中下部叶片并推迟田间大斑病的初发时间;由于延长了叶片功能期,降低了病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可挽回春玉米损失2.4%~2.7%,可挽回夏玉米损失2.0%~8.6%。玉米生长中期阶段的喷药对后期叶斑病的防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豫中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也是病虫害易发区。为此,开展了不同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会造成产量不同程度地降低,其中赤霉病和吸浆虫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通过防治赤霉病和吸浆虫,可分别提高产量13.3%和8.17%,原因在于防治赤霉病和吸浆虫有效提高了穗粒数(4~5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较常规病虫管理措施可使小麦产量提高4.45%~13.34%,尤其后期对纹枯病和蚜虫等防治到位,可使千粒重提高3.2~12.2 g。  相似文献   
5.
土壤培肥、自然降水高效利用、作物秸秆循环利用、作物高产高效是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的关键问题。豫南雨养农业区存在着降雨量较大但降水时空分布与作物需水时段相矛盾、土壤培肥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结合豫南雨养区的生产、生态实际和多年定位试验,提出了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与作物持续高产假设,并集成创新了小麦简耕覆盖高产高效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机械化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和小麦免耕直播。自2006开始,在驻马店市和南阳市进行了多年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应。该技术解决了利用合理的耕作措施解决培肥土壤、提高自然降水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协同一致的问题,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小麦生产能力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实现小麦生产水平年际间的稳定和持续提高,以西平县为例,通过对15年气象因子和小麦生产情况的系统分析,结合多年定位丰产高效栽培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近15年来豫南雨养区小麦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与气象因子变化和栽培技术的关系。结果表明,近15年来豫南雨养区小麦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布局优化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半冬性品种比春性品种的产量潜力高399.6 kg/hm2(增幅5.48%);0~10 cm土壤水分含量覆盖比不覆盖和常规翻耕处理均高2.75个百分点,比旋耕3.2个百分点;通过防治蚜虫、赤霉病、纹枯病和叶枯病措施,产量分别提高7.7%、10.2%、5.2%和6.6%。因此,提出以合理品种布局和优化播期播量为基础,自然降水高效利用和病虫害综合防治为关键技术的豫南雨养区小麦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猝倒病 发 生 特 点 :苗 期 主 要 病 害 ,腐 霉 菌引 起 。 幼 苗 茎 基 部 初 期 出 现 水 渍 状 病斑 ,逐 渐 变 成 黄 褐 色 ,最 后 缢 缩 成 线 状而 倒 伏 。病 状 常 向 四 周 蔓 延 ,引 起 幼 苗成 片倒 伏 。潮 湿时 病部 有 白色 霉斑 。土壤 温度 低 、湿 度大 ,连 阴天 有利 于 发病 。 防 治 方 法 :(1)由 于 该 病 主 要 是 土壤 带 菌 所致 ,因 此预 防 此 病 必 须 从 土 壤入 手 。 苗床 要 选 在 地 势 高 燥 ,排 灌 方 便的 地 方 ,床 土 选 用 无 病 新 土 、河 塘 泥 或多 年未 种 过瓜 类和 蔬 菜的 土壤 。(2)土…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多乱杂,种子纯度不高。目前我国种子经营放活,种子市场空前活跃,新旧品种张冠李戴,不分地域盲目引种,在甲地表现突出的品种被引种到乙地,在春播区表现突出的品种被引种到夏播区。群众根本不能掌握其特征特性,良种良法不配套,无法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