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牧草柳枝稷种子破休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枝稷switchgrass (panicum virgatum)的种子属深度休眠。本文探索了后熟化(干藏),冷冻层化(湿润冷藏),磨擦,浸泡,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GA和ABA对破除种子休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稻田土壤中杀虫剂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含水量(风干土、50%和100%田间持水量、淹水状态),加与不加杀虫剂(三唑磷田间施用量),对稻田土壤部分性质的影响。含水量对土壤电子运输系统活度(ETS)/脱氢酶、总酚、蛋白质、磷脂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但杀虫剂的加入不产生显著变化。ETS和总酚含量随含水量增加呈线性上升趋势。与不加杀虫剂对照相比,在所有含水量条件下,ETS略有降低,低含水量时稍明显;总酚的含量略有增加,但不显著。蛋白质不受杀虫剂影响。50%田间持水量时,土壤蛋白质有所降低,表明此时有较强的N矿化作用。50%田间持水量时磷脂含量达最大值,之后随含水量增加直线下降;在淹水条件下,磷脂含量最低。与不加杀虫剂对照相比,在较低含水量时,磷脂含量略有减少。上述研究也说明50%田间持水量时对微生物活性最适宜。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GIS的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研究大多侧重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机理、模型和控制对策等,而缺乏一个良好的交互式的用户界面来发布、管理和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使其可视化等.本文以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为例,通过利用GIS及其相关技术,特别是WebGIS技术(ArcIMS、ArcSDE)的应用,建立了一个基于WebGIS的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系统(ANPSPIS),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黄筋泥田、青紫泥田、红砂田和小粉田中铅锌砷含量与水稻分蘖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中铅锌砷含量在较低浓度时,分别对水稻分蘖有促进作用,并有一个峰值,在较高浓度时,则对水稻分蘖有抑制作用;②土壤中铅锌砷的单元和三元复合污染对水稻分蘖的影响有较大差别;③水稻体内铅锌砷含量与水稻分蘖也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稻体系中铅锌砷含量与水稻分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黄筋泥田,青紫泥田,红砂田和小粉田中铅锌砷含量与水稻分蘖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中铅锌砷含量在较低浓度时,分别对水稻分蘖有促进作用,并有一个峰值,在较高浓度时,则对水稻分蘖有抑制作用;(2)土壤中铅锌砷的单元和三元复合污染对水稻分蘖的影响有较大差别;(3)水稻体内铅锌砷含量与水稻分蘖也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砷的土壤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土壤中砷的化学行为,主要阐述了:1.土壤及土壤组分对砷的吸持及其影响因素;2.土壤中含砷矿物及其稳定性;3.土壤中砷的形态及其意义;4.土壤中砷的价态及其意义;5.土壤微生物对砷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料施用后潮土中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研究了潮土中加入稻草秸秆或猪粪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溶解性酚等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有机肥施用后,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都迅速上升并达到最大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所下降;而溶解性酚从实验开始时就逐渐下降,最后基本保持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溶解性酚相互之间都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镉铅锌污染对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用实验室培养法研究了不同镉、铅和锌化合物对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影响。引起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减少的Cd、Pb和Zn(均为氯化物 )临界土壤含量水平分别为 30、4 50和 2 0 0mg/kg。以醋酸盐形式加入土壤中的Cd、Pb和Zn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比氯化物有更大的毒性 ,可能与其较高的溶解度有关。不管施用何种化合物 ,Cd、Pb和Zn对微生物量的相对毒性依次为 :Cd Zn Pb。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14C-甲磺隆存在形态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1 4 C -甲磺隆在 1 5种不同土壤中存在形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土壤pH值与甲磺隆1 4 C残留物的降解半衰期、残留量及可提取态残留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结合态残留量呈显著负相关 ;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越强 ,甲磺隆降解速率越快 ,但结合态残留量也越高 ;土壤中各腐殖质组分和粘粒的含量也影响甲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和存在形态。土壤中甲磺隆的残留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指数方程C =C0 e-kt,拟合方程的复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甲磺隆残留与土壤性质之间经逐步回归分析可得到拟合效果较好的方程 ,由各自变量的决定系数可知 ,土壤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有机碳中富啡酸碳所占的比例是影响甲磺隆在土壤中残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土壤全氟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土壤的全氟的含量,对标准曲线测定法、TISAB标准加入法和高氯酸标准加入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TISAB标准加入法的回收率最高,加标回收率在86.9%~102.3%之间,平均回收率达96.8%. 高氯酸标准加入法次之, 平均回收率为93.8%, 标准曲线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最低, 只有88.4%. 实测结果表明, 3种方法所得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 TISAB标准加入法和高氯酸标准加入法的测量结果较为接近, 但相比较而言, 后者试剂更为简单, 价廉, 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