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现代池茶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家胜  方雪玉 《茶业通报》2003,25(3):130-132
池州宜茶大区,百余年来,池州茶人积极应市,营销茶叶,梳理其茶叶贸易轨辙,大体经历了近代的私商控茶外销,建国后政府的统购统销和当前的政府促销、网络经营等主形式,贸易范围辐射全国,远销域外。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安徽池州圩田开发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圩田开发的热潮初起于清末,繁兴于民国,大兴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截至20世纪80年代,池州沿江、河、湖滩涂湿地已开发殆尽,构筑成蜿蜒壮观的圩田网络,反映了皖江流域圩田开发的最后高潮。它一方面改变了滩涂旧貌,使过去杂草丛生的"雁鸟栖息之地"转化为优质的粮棉生产基地,且消除了血吸虫寄生的钉螺,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过度地围垦和人为的河流改道,又造成江、河、湖面的压缩和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生态水灾的频发及渔产资源的萎缩。这些历史和现实的环境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谈家胜  程莉 《茶业通报》2002,24(4):22-24
池州茶林历经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垦辟、扩建和九十年代的改造与新建,其面积已增幅至近2万hm2,是建国初期茶林面积的十余倍;其质地也由“树老、株稀、地散、产低”逐渐转轨到“优质、高效、集中、生态型”的特征,夯实了池州茶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谈家胜  汪志国 《古今农业》2007,20(4):105-110
池州圩田大规模的开发始于清末,延至上世纪80年代。圩田开发一方面改变了滩涂旧貌,使过去杂草丛生的"雁鸟栖息之地"转化为优质的粮棉生产基地,且消除了血吸虫寄生的钉螺,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过度地围垦和人为的河流改道,又造成江、河、湖面的压缩和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水灾的频发及渔产资源的萎缩。这些历史和现实的环境问题值得池州的建设者深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