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4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林业   540篇
农学   353篇
基础科学   411篇
  245篇
综合类   2854篇
农作物   321篇
水产渔业   321篇
畜牧兽医   1502篇
园艺   554篇
植物保护   22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性病害,严重危害小麦生产,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威胁.国内外在小麦赤霉病抗源筛选、抗病基因发掘与克隆及抗赤霉病育种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抗赤霉病早期遗传研究、抗病基因/QTL挖掘、基因/QTL效应研究和抗病基因克隆等方面回顾了抗赤霉病遗传研究进展,并对基于表型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的抗赤霉病育种成就进行了总结.在分析现有普通小麦抗源和外源抗性材料的育种利用局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3点建议:一是加强对已育成和推广品种的抗性鉴定,筛选其中的抗病品种进行抗病基因研究;二是利用抗病基因的加性效应聚合现有品种携带的不同抗病基因,减少抗病基因与不利农艺性状的连锁累赘,培育抗赤霉病高产品种;三是加大外源基因的发掘、改造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脱除甘薯G病毒,获得优良的脱毒甘薯种苗,提高甘薯的质量和产量,根据NCBI上已报道的甘薯G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克隆了商薯19叶片G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测序结果显示,获得的G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为800 bp,与报道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经过茎尖脱除病毒和组织快繁技术发现,商薯19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1.0 mg/L 6-BA+2.0 g/L椰汁水;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经过PCR检测,商薯19中确实存在G病毒,经过茎尖脱除病毒后,G病毒的脱毒率达到83%.这为获得甘薯脱毒苗及甘薯病毒检测提供了实践操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在重金属污染耕地种植果桑的安全性,于2018—2020年在长株潭地区现有果桑基地采集了土壤和桑葚样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取样点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合相关标准对取样点桑葚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对土壤部分理化指标与桑葚Cd含量及富集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已栽果桑基地土壤pH值最低为4.37,最高为8.23,变化范围大;各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Cd(1.76)>As(0.87)>Pb(0.81)>Hg(0.61)>Cr(0.52),存在不同程度的Cd、As、Pb污染,应防范土壤Cd、Pb、As含量的持续累积;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值与桑葚对Cd的BCF极显著负相关,桑葚Cd含量与土壤有效Cd占比显著正相关.综合表明,在土壤pH值≤5.5的农田以及土壤pH值>5.5、土壤Cd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的农田中,栽种果桑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4.
许浒  袁宏伟  张辉  蒋尚明  刘佳 《节水灌溉》2021,(12):70-74,80
为揭示大豆旱涝急转条件下先期旱胁迫与后期涝胁迫的交互作用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程度单一受涝和不同程度旱涝急转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大豆株高、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产量减产规律,量化了旱涝相互作用间的效应,初步揭示了旱涝急转下的大豆减产规律.结果表明:旱涝急转对于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胁迫作用和最终导致的减产要明显小于单涝组;前期轻度干旱对于后期涝胁迫对大豆正常生长造成的抑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补偿效应,且在一定受旱程度范围内基本呈现前期受旱时间越长,其后期补偿效应越大的规律;旱涝急转组相比单涝组产量有明显增加的原因,是因为前期适宜的轻度干旱对于大豆百粒重补偿了4.79%~20.00%、平均单株荚数补偿了4.28%~46.63%、单株实荚数补偿了9.72%~73.04%,同时结合株高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说明短期轻旱增强了大豆对于外界水土环境的耐受性,缓解了后期涝渍对大豆生长发育造成的生理胁迫.研究成果可为探究旱涝急转致灾机理,制定合理的面向旱涝急转的减灾、防灾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该文简述了太湖县徐桥镇水稻生产现状,分析了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稳定完善粮食生产政策、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水稻产业化经营、集成应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稳定发展水稻生产的对策,以期为徐桥镇水稻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主要盐分离子高光谱反演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速、无损、定量地获取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及含量是盐渍化土壤治理、改良和利用的重要依据。以新疆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光谱分析技术获取不同区域土壤盐分离子的特征光谱,在对光谱数据去噪、数据变换基础上分析了鲜样(T1)、风干(T2)和干燥(T3)3类土壤,过2、1、0.15 mm筛处理对离子含量光谱拟合模型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主要盐分离子光谱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和普适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土壤原始特征光谱与盐分离子含量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Na+的0.41;通过光谱数据变换能够明显增强特征波段与离子含量的相关性,K+、Na+、Mg2+、Ca2+、SO_4~(2-)、Cl-和HCO-3的最优变换形式分别为(lgR)'、(lgR)'、R'、(lgR)'、CR、R'和CR,T1处理构建的拟合模型均不能很好地反演离子含量,T3处理的模型估测精度优于T2,土壤粒径越细对土壤离子含量的光谱反演效果越好。分析各处理模型的决定系数和标准误差表明,经T3处理、过0.15 mm筛所构建的离子拟合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中K~+、Na~+、Ca2+和SO_4~(2-)的RPD分别为2.153、2.674 5、2.051和2.786 4,以未参与建模和检验的石河子垦区土样对4种离子模型的普适性检验,其R2分别为0.621 4、0.689 7、0.614 4和0.650 7,说明构建的模型适于估算该区域土壤K+、Na+、Ca2+和SO_4~(2-)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核桃内生细菌HT-6菌株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的利用潜力,采取延长对峙培养时间以及致病疫霉预先培养后再接种HT-6的方法,对其抑菌特性及持续抑菌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延长对峙培养时间到第15天时,致病疫霉菌落半径为11.0 mm,与对照(40.0 mm)仍有极显著差异;以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代替黑麦培养基中的蔗糖,对于抑菌作用无明显影响;HT-6菌液浓度与抑菌效果关系密切,最适浓度分别为OD值1.088和1.928的菌液,其抑菌率分别为95.33%和91.78%,且随OD值升高其抑菌率降低;预先培养致病疫霉10 d后再接种HT-6菌液继续对峙培养21 d,仍可强效抑制致病疫霉生长;镜检发现受抑制的致病疫霉孢子囊数量显著低于对照,菌丝体和孢子囊的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Tgf2转座子介导的草鱼、团头鲂和鲫插入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座子介导的插入诱变(insertional mutagenesis)策略在养殖鱼类功能基因发掘和解释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以高效Tgf2转座子为研究基础,构建了pTgf2-β-actin-eGFP、pTgf2-EF1α-eGFP、pTgf2-Myo D-eGFP和pTgf2-Krt8-eGFP这4种带有不同启动子的供体质粒,以及pCS2-gf TP这种gf TP转座酶mRNA的体外表达的辅助质粒。将供体质粒和gf TP转座酶mRNA一起注射到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鲫(Carassius auratus)的1~2细胞期受精卵中,经对子代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整合率的检测和筛选,初步构建了1个以转座子为工具介导的插入诱变库。实验表明,在早期胚胎中,鲫和团头鲂的荧光率达到90%,在草鱼中则高达95%,随着供体质粒注射的改变,表现出肌肉、表皮及全身不同的绿色荧光发光特征。eGFP基因平均整合率在3种鱼类子代平游期的为50%~53%,在1龄阶段为33.0%~36.1%。在3种鱼类中得到插入诱变突变体,获得草鱼阳性个体162尾,其中有45尾表型明显差异;鲫阳性个体60尾,其中有14尾表型明显差异;团头鲂阳性个体51尾,其中有10尾表型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通过插入Tgf2转座子,可在草鱼、团头鲂和鲫等鲤科鱼类中实现基因组的插入诱变,本研究结果可为目标性状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功能机制研究积累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做好《园林建筑》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是教育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园林人才的重要环节。为此,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模式,积极引入校企合作模式,使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实用能力强的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大金山岛典型大气污染物的特征及其来源,本文以气溶胶粒径谱仪、气体采样袋与测汞仪对大金山岛大气中的颗粒物PM2.5、PM10,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大气重金属汞进行监测、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μg/m~3)在空间上,依次表现为:小金山岛(45.76,60.97金山码头(43.80,56.45)大金山岛(37.92,53.63);大气总VOCs浓度(μg/m~3)在空间上,依次表现为:小金山岛(338.01)大金山岛(318.72)金山码头(303.93);大气重金属汞浓度(ng/m~3)在空间上,依次表现为:小金山岛(7.33)大金山岛(6.02)金山码头(4.65)。后向轨迹模型分析表明,到达大金山岛的气团主要来自西北方位的河南中西部及长三角西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