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通过 对无锡 市近15a 单季晚粳 成穗率 的调 查分 析 表明 :不 同年 度间 成 穗率 存在 一 定差异,表现 为随年 度的推移 有逐步提 高的趋 势,高峰 苗的 高低 是成 穗率 差异 的主 要 原因; 从不 同 时期的分蘖 发生情 况看,控制 高峰苗 、提高成 穗率 最 为关 键的 阶 段是 在 7 月 上旬 ;7 月 上 旬积 温、日照、雨量三 因子对 此阶段分 蘖发生 的决 定 程度 为4 7 .14 % ,温 度 高、光 照 足、雨 量少 的 年份 ,分 蘖旺 盛,成穗率 相对较 低。此外 ,还对成穗 率的优 化指标及 调控技 术等进行 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发根规则与活力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选用于茎伸长节间数分别为4(早稻),5(中稻),6(晚稻)个的代表品种9个及对原只6个伸长节间的品种进行播期和短日照处理,改变其伸长节间数,培育成4,5.6个3种类型,研究不同品种(处理)根系的发生和活力。结果表明:(1)主茎伸长节间数相同的品种具有类似的发根规则和根系构成(上层根率),伸长节间数不同的品种发根规则和根系构成差异很大;(2)结实期平均根系活力随伸长节间数的增加而下降;(3)改变品种的伸长节间数,其发根规则、根系构成及根系活力亦随之发生变化,其趋势与伸长节间数不同的品种间趋势一致。出上认为,根系的发根规则、根系构成、根系活力与品种的伸长节间数有关。依据上述结论,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培育优质根系的侧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4.
不同剪叶处理对扬春158灌浆期物质生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不同剪叶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剪剑叶,倒二叶,倒三叶3处理的灌浆期物质生产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6.24%、15.41%、11.69%;(2)剪叶处理后由于净同化率的提高,对灌浆期的物质生产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净同化率的提高幅度为10% ̄15%;(3)剪叶处理对灌浆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单穗籽粒重,剪剑叶,倒二叶,倒三叶3处理的单穗籽粒重分别较对照降低33.64%、24.86%、17.7  相似文献   
5.
单季晚粳品种(系)间产量差异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季晚粳品种比较试验产量差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1)每穗颖花粒的多少是品种(系)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穗型较大品种(系)产水量水平相对较高;(2)抽穗期单茎干重的高低及单位干重产颖能力的强弱均是影响单季晚粳品种(系)间穗型大小的重要因素。(3)品种(系)间单位品种面积生物产量对经济产量的决定作用略大于经济系数,抽穗后物质生产量与产量的关系较抽穗期更为密切。(4)偏穗数型品种(系)抽穗期单茎干重较低,群体干物质生产力不及偏穗重型品种(系),但单位干重产颖能力较强,经济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6.
对单季晚粳品种比较试验产量差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1每穗颖花数的多少是品种 (系 )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穗型较大品种 (系 )产量水平相对较高 ;2抽穗期单茎干重的高低及单位干重产颖能力的强弱均是影响单季晚粳品种 (系 )间穗型大小的重要因素 ;3品种 (系 )间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对经济产量的决定作用略大于经济系数 ,抽穗后物质生产量与产量的关系较抽穗期更为密切 ;4偏穗数型品种 (系 )抽穗期单茎干重较低 ,群体干物质生产力不及偏穗重型品种 (系 ) ,但单位干重产颖能力较强 ,经济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7.
对单季晚稻太湖粳3号高产栽培途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足够的颖花量是取得高产的基础,单产超过11250kg/hm ̄2的总颖花量在3100万以上;(2)获取适宜穗数360万/hm ̄2左右,主攻大穗至130粒以上是太湖粳3号高产栽培的重要途径;(3)减少1次枝梗退化数而增加其现存数是该品种大穗形成的有效途径;(4)扩大行距和减少基本苗、促保两次穗肥、适当提早搁田均是太湖粳3号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9.
关于水稻穗分化进程的划分 ,江苏农学院的叶龄余数法较松岛省三的叶龄指数法和丁颖分类法更为科学、简要和实用 ,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1、2 ] 。近几年来 ,运用叶龄余数法 ,对太湖稻区有代表性的无锡地区的单季晚粳稻分化进程进行了典型观察与鉴定 ,发现年度间有一定的普遍性 ,因而对穗分化进程进一步从具体时间上进行了划分 ,并通过实践总结了一些简易的诊断方法 ,旨在为同类型地区单季晚粳栽培主攻大穗的促控时期提供一定的依据。1 材料与方法1984~ 1998年单季晚粳的叶龄进程资料来源于我市苗情点的汇总数据。 1994~ 1998年 ,通过…  相似文献   
10.
对扬麦158典型田块、不同穗群类型、不同叶位分蘖穗穗部性状的调查观察分析结果表明:(1)扬麦158单穗重存在较大差异,提高单穗重的关键是增加每穗粒数;(2)扬麦158小穗分化数较为稳定,减少小穗退化数以增加其现存数,是增加穗粒数的有效途径;(3)充分利用分蘖成穗为主的穗群,穗大粒重,具有较高的单穗重;(4)不同叶位分蘖穗以拨节为界分为两种类型,拨节前产生的分蘖穗穗粒数、千粒重显著提高,高单穗重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