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强大的植物根系不仅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对于改良土壤的结构和成分,增强土壤的抗剪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测定苏柳8-26、苏柳9-6、苏柳172、苏柳795、枫香树、木荷、乌桕、红叶石楠、鄂西红豆、美国梧桐、榉树等11个树种根系的生物量以及土壤抗剪切力,研究各树种根系对土壤抗剪切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根径≤1mm的树种根系中,美国梧桐的生物量最多,达到6 g/dm~3左右,苏柳9-6的根系生物量最小,仅为2 g/dm~3左右;根径1mm的树种根系中,美国梧桐生物量最大,达到16 g/dm~3,苏柳9-6的根系生物量最小,仅为3.8 g/dm~3。榉树、苏柳9-6、红叶石楠和苏柳172根系土壤的抗剪切力最大,达到60 kPa左右;而苏柳8-26根系土壤的抗剪切力最小,仅为40 kPa。综合比较认为,榉树、苏柳9-6、红叶石楠和苏柳172根系土壤的抗剪切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红壤稻田冬春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掌握不同施肥模式下南方稻田冬春杂草群落特征,丰富稻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为稻田冬春作物结构调整提供杂草综合防除技术途径,本研究借助稻田长期定位试验,分别于2007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对杂草群落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日本看麦娘是南方红壤水稻冬闲田优势杂草种群,春季相对密度达到65%以上,其优势度随季节和施肥模式而有所变化。长期不施磷的冬闲稻田杂草的总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降低。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较单施无机肥能明显提高田间杂草的生物多样性,而在此基础上种植豆科绿肥能够显著降低田间杂草的生物量,其冬季田间杂草生物量仅为62g/m^2,低于整个试验区的平均值(67g/m^2),而其生物多样指数却较其他施肥模式高。因此,通过稻田施肥与冬季利用模式的结合,可以对冬闲田杂草群落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借助双季稻田长期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的定位试验,于2007 年对稻田冬季、春季杂草群落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农田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冬春季杂草群落影响显著,长期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显著降低杂草多样性。秸秆冬季覆盖还田显著降低稻田杂草密度和生物量,而长期施用猪粪则显著提高稻田冬春杂草密度和生物量。有机肥晚稻时期施用对杂草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早稻时期施用的,秸秆冬季覆盖还田对杂草的抑制效应显著高于夏季旋耕还田的。不同处理下冬春季稻田杂草均以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群,田间相对密度平均达90% 以上,其次为稻槎菜和水竹叶等杂草。上述结果说明,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对冬闲田冬春季杂草群落的调控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利用方式下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目的】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为区域性土壤生产力培育提供技术参考;为区域性农田土壤碳收集技术选择和配套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研究不同用地方式下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状况。【结果】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81~12.68 kg•m-2,平均为3.15 kg•m-2,其中西南区最高,平均达3.63 kg•m-2;华北区最低,平均为3.00 kg•m-2。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异系数为57%,显著比非农业土壤的变异系数低35个百分点。不同用地方式下,水田耕层有机碳密度比旱地的平均高13个百分点,但水田有机碳密度的区域变异显著低于旱地。另外,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显著低于非农业土壤,农田中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又显著小于旱地。【结论】农田尤其是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可能更多的是受人为因素影响,人为调控潜力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沿海防护林种群生长竞争规律对营建高效沿海防护林具有重要意义。对苏北海堤不同栽植密度下12 a生刺槐人工林进行生长情况调查,研究种群生长的空间及竞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刺槐平均胸径(DBH)呈下降趋势,3 m×3 m密度下刺槐平均胸径为13.3cm,单株刺槐生长量最大,而1 m×1 m密度下单位面积刺槐生物量最高。高密度下种内竞争激烈,死亡率高。刺槐胸径的空间分布规律存在差异,随着栽植密度的增高,刺槐胸径的空间变异性增大。因此,营建刺槐防护纯林密度不宜过高,不同栽植密度下刺槐种群竞争规律及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稻开花期花粉活力和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张彬  芮雯奕  郑建初  周博  杨飞  张卫建 《作物学报》2007,33(7):1177-1181
采用远红外增温设施在水稻开花第1 d分别对4个水稻品种(南粳41、武香粳14、扬粳6号和汕优559)进行5 h(10:00~15:00)高温处理(40℃),然后转入常温,观测当天及其后4 d开花颖花的花粉活力及同期开花颖花成熟期的结实对高温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处理后各天颖花的花粉活力均显著下降(P< 0.05),但随开花日序的后移其下降幅度逐步减小。其中,下降最大为处理当天或其后1 d,花粉在柱头和培养基上的萌发率以及花粉I-KI溶液的可染率分别平均降低了16.00、25.85和11.74个百分点,而处理后4 d的降幅仅为8.49、6.63和6.02个百分点。相同的趋势也表现在同期开花颖花的结实特征上,高温处理的当天和其后4 d开花颖花的结实率分别平均下降了14.04和5.95个百分点;而高温处理当天的空粒率和秕粒率平均分别提高了10.06和3.98个百分点,处理后4 d分别提高了3.98和1.97个百分点。另外还发现,高温处理下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汕优559的花粉活力和籽粒结实受高温的影响最小。相关分析发现结实率、空粒率和秕粒率与柱头花粉的萌发率、花粉在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均呈显著直线相关,而花粉I-KI溶液的可染率仅与空粒率存在显著相关(P< 0.05)。可见,水稻遭遇短期高温后,随着开花日序的后移高温对颖花形成的潜在热害逐渐降低,在生产实践中花粉在柱头和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可作为品种选育和高温热害发生的几率、热害程度预测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沿海防护林林分结构,提高其碳储量,以苏北海堤12年生基干林带刺槐纯林、刺槐杨树混交防护林为对象,分析不同密度配置下的生物量碳储量差异,探讨群落竞争与群落生物量碳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 m×1 m刺槐纯林、1 m×2m刺槐纯林、2m×3m刺槐纯林、3m×3m刺槐纯林、杨树高优势度混交林、杨树中优势度混交林、杨树低优势度混交林生物量碳储量分别为:29.38、28.32、26.70、24.43、64.09、59.16、47.02 t/hm2.平均单木竞争指数分别为:7.16、4.82、2.94、1.99、5.52、3.05、2.70.刺槐与杨树混交后单位面积碳汇能力较刺槐纯林大大提高.林分结构优化结果显示,当刺槐平均单木竞争指数为3.47,杨树平均单木竞争指数为1.29时,12年生刺槐杨树混交群落最大生物量碳储量为63.18 t/hm2,此时刺槐胸径达9.4 cm,杨树胸径达22.0 cm.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量法,测定分析江苏沿海常见的3种林农间作模式的碳含量、碳储量及分布。结果表明:在墨西哥落羽杉—作物(大麦和冬瓜)复合模式(M模式)、苦楝—作物(小麦和玉米)复合模式(K模式)、杨树—作物(小麦和玉米)复合模式(Y模式)中,0~5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达到29.39、23.63、31.55 t·hm-2。3个树种及其不同器官碳含量差异显著,苦楝果的碳含量最高,达47.17%;其次为墨西哥落羽杉叶片,碳含量为46.93%;杨树叶片的碳含量最低,为42.33%。4种间作作物各器官碳含量差异显著,收获部分碳储量最高,占50%左右;其次是叶片和茎秆。3种模式各组分碳储量大小均是土壤树木农作物,3种模式的碳储量,Y模式最高,K模式最低。  相似文献   
9.
南方水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前沿领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动态特征及其过程机制,不仅可降低人类对未来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而且可为农田土壤固碳和生产力保育的技术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南方农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该区80%的耕地是水田,因此,研究南方水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的综述分析,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分组、稳定机制和试验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南方水田土壤有机碳研究的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阐明长期耕作下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动态特征及消长趋势,不仅可为我国固碳减排的国际环境谈判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沃土工程和地力培育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本试验以我国典型的稻麦两熟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借助田间长期定位监测资料,分析了1985~2004年间江苏省环太湖稻田土壤碳氮及速效磷钾含量的动态特征。结果发现近20年该区稻田土壤碳、氮含量呈递增趋势,与1985年相比分别提高了8.85%和10.23%(P<0.05);土壤速效磷也呈递增趋势,但土壤速效钾呈递减趋势,与1985年相比速效磷含量增长了50.66%(P<0.05),速效钾含量下降了11.82%(P<0.05)。结果还显示该地区稻田近十年土壤碳氮的递增幅度呈递减趋势并趋于稳定,两者的区域差异(变异系数)也稳步下降并保持在20%和19%左右。上述结果表明该区稻田已经出现土壤碳饱和现象,要进一步提高土壤增碳保氮效应,必须进行种植模式与技术的突破,以打破目前的碳饱和平衡状态。同时在土壤质量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土壤钾素的投入,采用保护性农作技术体系,走增碳保氮稳磷补钾技术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