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文章阐释了人才、科技人才、人才资源、团队建设的概念,以及做好科技人才工作对增强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在学科领军人才、科研骨干人才、学术型人才、服务"三农"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并着重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人才立院"战略的深刻内涵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以期通过创新人才管理,努力开创"人才立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是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水平,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有法可依合作关系的有效途径。文章立足安徽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联盟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了联盟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聚焦安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需求、注重联盟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创新、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联盟科学评价体系和搭建联盟发展综合信息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钵育机摆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插栽培技术,近年在安徽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2015年在无为、白湖两地百亩以上超高产攻关示范上双双亩产超吨粮。总结了无为、白湖两地超高产方栽培关键环节的技术参数、指标,归纳出钵育机插平衡超高产栽培的品种选用技术原则,钵育机摆栽的育秧、机插和肥水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以规范钵育机插平衡栽培绿色超高产技术,加速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加强安徽省农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长期以来,安徽省农业科研院所为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常态下,如何加快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构建创新联盟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是主动顺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新形势和新要求,对新常态下高效协同创新的农业科研体系和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安徽省实现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可持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状况与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从项目、学科、团队、平台和机制"五位一体"方面推进农业科研院所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收集和了解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采取实地调研与当地农业部门及科研院校协作的方式,对省内五大自然生态区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数据汇总,并对部分科研院校已保存的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摸底。结果表明,5个生态区种植的大多为目前市场上主推的农作物新品种,几乎不再种植原有的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品种;部分科研院校收集、保存的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种质资源共1583份。研究结果为安徽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系统调查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论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平台条件建设的管理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新时期如何加强农业科研平台条件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科研平台条件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重要内容。文章着重从科研平台条件建设的类型和构成要素入手,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平台条件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在资金投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平台条件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文章结合当前我国种业新政,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简述了其种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和转型发展的做法与经验,提出了优化调整种业学科结构、加强种业人才团队建设、强化种业平台条件建设、深化种业科技合作交流和建立健全种业成果转化机制等促进现代农作物种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沿淮洼地农业经济与生态效益,探讨农业结构优化评价标准与量化指标。首先对沿淮洼地农业生态条件、农牧业结构及其相互链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用单位耕地年产可消化生物量(DBYHY)作为评价标准,论述以其优化种养结构,促进秸秆饲用化、牧草与饲料作物生产以及评价粮食安全的科学性。探讨以总消化养分校对值(TDNc)作为筛选、建立DBYHY生产模型的量化指标,得出在沿淮洼地不同种植模式下TDNc数值排序为:水花生>稻-黑麦草轮播>紫花苜蓿单播>2/5黑麦草+3/5苜蓿混播>稻-麦轮播>稻-油轮播>玉米-油轮播;一季的花生>水稻>油菜。  相似文献   
10.
肖扬书  范荣喜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3):234-236,238
提出了初步确定两变量间非线性函数关系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将x的取值范围分成若干个区组,再根据各区间的中点分布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