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分析了产量构成要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因素,辩证地分析了小麦产量要素的变化特点和形成规律以及群体与个体协调平衡规律,明确了麦田管理中需要掌握的生育时期和技术要点,对小麦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区试品种(系)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试验中北部冬麦区冬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2014-2015年度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冬小麦品种(系)区域试验产量数据为资料,应用AMMI模型对小区产量的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性最好的为农大3486、京农12-79,较好的有科遗4174、长6794、中麦93,较差的为航麦109、晋太102、众信7198;试点以天津武清、山西榆次、新疆阿拉尔、河北遵化、山西屯玉分辨力较高,河北固安、河北滦县、北京顺义、北京昌平分辨力较低。在对区域试验中品种(系)稳定性和试点的分辨力进行判定时,综合使用双标图和稳定性参数两种方法,既直观又准确。  相似文献   
3.
4.
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建设已成为发展北京现代农业的重点工作。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对农业走廊沿线基地的调研,从技术层面上主要存在品种杂、技术滞后、技术设施不配套,特别是小麦玉米品种单一.  相似文献   
5.
对小麦亲本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做出正确的评价是有效地利用亲本资源,使其优良的遗传性状在后代得到充分表现的关键,是小麦育种工作的基础.为此,1997~1998年对35份小麦不同类型亲本材料在高肥水下产量及其构成三要素、株高及其构成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正确评价、使用亲本资源,为今后小麦高产品种选育和亲本选配提供依据.本文只就产量性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京冬24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眼于协调高产与稳产,采用"以粒大为特点,穗粒重为优势,同时兼顾产量三要素协调发展"的中间型育种模式,成功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京核951/原冬93(3)。2005-2007参加天津区试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编号津审麦2007005。2006-2008年参加北京市节水区试和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北京市审定,编号为京审麦2009001。1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片上举,叶色浓绿,株高左右,抗  相似文献   
7.
小麦茎秆虽不是产量的构成要素,但小麦茎秆具有支持、输导、制造与贮藏营养的功能.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倒伏仍是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对35份小麦不同类型亲本材料在高水肥条件下株高及其构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通过形态选择提高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从而获得高籽粒产量的可能性,为今后的组合配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6-2018年北京市审定冬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市冬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北京市冬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对2006-2018年北京市审定的49个小麦品种进行了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审定的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平均每年增长63.11 kg·hm-2;穗粒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他农艺性状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株高;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偏相关均为正值,偏相关程度表现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株高,3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审定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均高于中筋小麦品质分类标准,有7个小麦品种达到强筋标准,有 51.02%小麦品种的面团稳定时间低于中筋小麦品质分类标准,故下一步应把提高面团稳定性作为提高小麦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在审定的小麦品种中,只有中麦12兼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3种病害,京冬17等9个品种兼抗条锈病和叶锈病,农大413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麦1197兼抗叶锈病和白粉病。由此可见,北京市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应在保持适宜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同时进一步引进新的抗病、优质种质资源,以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2008—2017年北京市小麦区域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近10年北京市小麦区域试验高水肥组试验数据,分析了参试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和变化趋势,以及参试品种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品种育成年份的延后,抽穗期和成熟期呈提前趋势,株高呈降低趋势,穗粒数、千粒重和生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籽粒灌浆时间、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产量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三要素中穗粒数与千粒重呈正相关,有效穗数与穗粒数、千粒重均呈负相关,说明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之间、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之间均为相互制约的关系。产量与其构成三要素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数,说明在产量构成三要素中,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穗粒数,有效穗数的贡献最小。因此,北京地区在选育小麦高产品种时应重点考虑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适当增加穗粒数,同时注意协调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北京山区泥石流较为发育。泥石流活动与区域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选择北京密云水库上游集水区为研究区,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定量分析研究区内土地利用方式对泥石流的敏感性。研究发现:易导致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次为8~15°的疏林地、8°的其他建设用地、15~25°的疏林地和中覆盖度草地。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土地利用方式、布局水土保持工程及减少泥石流危害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