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明新 《吉林农业》2011,(11):94-94
文章以吉林省为例,详细介绍了深松耕作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明确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文章论述了抓好阳光培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王迪  王明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71-572,575
概述了常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分析了常州市生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性、资源性、经济性和技术性瓶颈问题,从功能提升、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技术突破和组织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太湖地区高产水稻典型管理措施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生产1t水稻为评价的功能单元,把水稻生命周期划分为原料阶段、农资阶段和种植阶段进行清单分析与影响评价,考虑了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5种环境影响类型。结果表明,太湖地区高产水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力大小依次是水资源消耗、富营养化、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和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1.45、0.54、O.52、0.32和0.05,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0.54。降低稻田水肥投入,提高水分和养分生产效率是控制太湖地区水稻生产体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它在直接减少种植环节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同时,也间接减轻了上游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从而减缓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5.
休闲渔业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渔业生产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是传统渔业的延伸和发展。它是以提高渔民收入,增强渔业实力,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转移与结合,从而创造出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世纪90年代初,休闲渔业在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已兴起,并形成产业。在美国休闲渔业是近年来最受喜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棉铃虫发生及为害逐年加重,由于多年来在生产上不合理地大量使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致使害虫产生了很强的抗性,防治效果明显下降。为了解决棉铃虫的药剂防治难题,我们研制了45%一杀得乳油混剂,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7.
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是推广农业适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浅谈了如何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现芳  王明新 《种子科技》2020,(9):33-33,35
基于种子是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长治市上党区种子市场的现状,分析了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种子市场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清丰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育红  王明新  夏训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24-5827,5850
[目的]为改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环境效益和进行农田最佳耕作管理措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清丰县玉米为例,把玉米生命周期分为原料、农资、种植和运输4个子系统,以单位产量为评价功能单元,对习惯施肥区、项目示范区和项目推广区玉米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进行了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结果]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示范和推广,减少了化肥投入量,尤其是氮肥使用量的减少和利用效率的增加显著减少了玉米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3个分区中,富营养化均为首要的影响类型,其次是环境酸化、温室效应、能源耗竭和农用地占用。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种植子系统排放的NO3--N和NH3。[结论]提高农田氮素利用效率是控制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改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环境效益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类型和农业用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山东桓台县3种土壤类型(潮土、褐土和砂姜黑土)与农业用地方式(林地、菜地和粮田)对土壤表层(0—10.cm)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业用地方式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较大,3种利用方式的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显著,依次为:粮田>菜地>林地;土壤类型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也不相同。任何一种土壤,菜地的N、P、K含量都高于粮田和林地;有机质含量粮田>菜地>林地;pH值林地>粮田>菜地。全N、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P与微生物量碳呈弱负相关,速效K、pH值和微生物量碳不相关。不同用地方式下土壤养分与微生物量碳的相关程度不同。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水平,施用化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微生物量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