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回归通用旋转设计方法试验,组建了以水稻纹枯病进展速率(R)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纹枯病进展速率的影响是氮量>密度>钾肥,其中以施氮量为关键因素;对病害进展速率影响的交互因素是氮量和钾肥。经模型的模拟优化和仿真,在试验幅度内,每亩施纯氮量最高,钾肥用量最小,密度最大的情况下,病害进展速率最大;在施氮量最小、钾肥量偏低、密度最小的情况下,病害进展速率最小(最优)。  相似文献   
3.
分别研究了品种、施氮量及其互作对早稻纹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纹枯病的发展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加重,施氮量(N)与病害发展速率比值(RR)关系模型是:RR=1.07899/[1+1.21482EXP(-0.22775*N)]。纹枯病对氮量的灵敏点在每亩施纯氮7.5—12.5公斤内;品种间抗感差异明显,其感病程度可分为三类,各类品种系数可互换;品种与施氮量互作对病情发展影响显著,施氮量对品种抗感性有一定影响,组建了各类品种系数与施氮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水稻纹枯病菌核的浮沉特性与超微结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稻纹枯病菌核的浮沉现象与超微结构的关系及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菌核结构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菌核具有浮水性,沉水性和转变性等特点,电镜扫描显示菌核的浮沉特性与菌核内外层组织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外层空细胞腔的厚薄决定菌核的浮沉。浮核外层较厚。沉核外层较薄,用化学药剂处理可使菌核浮或沉,甚至多次反复转变,此外,不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的菌核其形成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杀菌剂生物测定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6.
小麦纹枯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国内外加强了对小麦纹枯病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该病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综合,同时讨论了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病毒侵染时玉米植株的生育期关系密切.普通玉米品种 6叶龄以下为敏感生育期,6叶龄以上为非敏感生育期.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杂交玉米适播期较长,如能根据传毒昆虫灰飞虱的消长、传毒规律,合理确定玉米播种期,使玉米敏感生育期最大限度地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即可避免或大幅度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安徽淮北地区春玉米在 4月上中旬、夏玉米在 6月中旬播种,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轻.因此,上述时间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安全播种期.  相似文献   
8.
Logistic模型在植病流行学中应用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稻纹枯病流行的研究,观察了病害流行速度与初始病情的的关系,结果表明,病害流行速率与初始病情呈负相关,其回归式为r=0.1177-0.0226Lnx0/1-x0,在x0不同的情况下,不能直接比较r。对不同环境下的病害最大比率即环境容纳量K值进行了0.168优化筛选,认为采用0.618法拟合病害流行曲线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檀根甲  毕璋友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3):260-261,271
研究了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和螺旋霉素及叶面宝、植物生长素和2,4-D丁酯激素类物质对稻白叶枯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激素类物质在一定浓度下对白叶枯病菌生长有促进作用。2,4-D丁酯和植物生长素在浓度低于5μg/ml有明显促进作用,超过5μg/ml时有抑制作用;叶面宝在浓度高于1μg/ml才有促进作用。4种抗菌素对白叶枯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其敏感点不同。链霉素和螺旋霉素对白叶枯病菌抑制作用非常敏感,而对其他病原细菌不敏感。抗菌素的反应可作为鉴别白叶枯病菌的有效性状,初步认为激素类物质和抗菌素可用来组配选择性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主要栽培因子对稻纹枯病病情进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主要栽培因子(品种、氮肥、钾肥和植株密度等)对早稻纹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纹枯病的发展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加重,其敏感点为纯氮7.5~12.5kg/667m2;品种间抗感差异明显,其感病程度可分为3类,浙辐802和先锋一号发病轻为Ⅰ类;二九丰和湘早籼3号为Ⅱ类;二九青和双矮早发病较重为Ⅲ类。品种与施氮量互作效应对病情发展影响显著;氮、钾肥和植株密度对纹枯病进展速率的影响是氮肥>植株密度>钾肥。其交互作用明显的是氮肥和钾肥的互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