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理变化,结合病原分离、动物试验、毒素试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等,证实广西某鸡场鸡群急性死亡是由鸡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霍乱。  相似文献   
2.
定虫脲(CFU)系苯酰基苯脲类系列药剂中有较高药效的一个品种,它对三龄粘虫幼虫的毒效作用较其第一代杀虫剂除出脲(Diflubenzuron)高约70倍,对六龄粘虫幼虫,用点滴、胃毒和注射方法处理,最终毒效相若。根据粘虫六龄幼虫表皮几丁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在不同时龄时用点滴法施药,发现试虫的死亡时间和受药时间有明显相关。以72时龄为界,在此以前受药者试虫多数不能变态,死亡于化蛹之前。而72时龄以后施药者,试虫则多数可变态,但在蛹期陆续死亡。因此,72时龄是表皮几丁质沉积的分界线,但并未发现施药后的原位反应(insi-tu)或几丁质厚度和药效之问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农科研究生理学类公共基础课是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农科研究生理学类公共基础课程的现状分析入手,基于对农科研究生的问卷调查,阐述研究生视角下的课程体系认知,提出设置农科研究生理学类公共基础课程的整体性、实用性、研究性的基本原则,认为农科研究生理学类公共基础课程应该着力构建工具类、思想方法类、人文素质类三大类课程群。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自2016年以来,桃源县以茶叶产业为优势,高位推动,多方投入,规范运作,高品质创建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区。本文对近年桃源县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通过创新模式、完善机制,把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平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研究型实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开设研究型实验的必要性,并对实施前准备、实施过程及必须解决的问题等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溴化法与氯化法合成杀菌剂甲环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1,2-丙二醇、间二氯苯、1H-1,2,4-三氮唑等为原料,分别用溴化法与氯化法对1-[2-(2,4-二氮苯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1H-1,2,4-三氮唑(以下称甲环唑)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合成产物得到核磁共振与气相色谱/质谱确认。溴化法总收率63.2%,产物纯度可达84%以上。氯化法总收率36.9%,产物纯度60%左右。对关键步骤中的反应时间与温度对产物质量及收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就甲环唑预防白粉病菌侵染黄瓜进行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7.
三唑类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光学异构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综合报道了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醇、烯唑醇、已唑醇及环菌唑)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多效唑)光学异构体的制备、构效关系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2006年选择桃源代表性土种进行了杂交晚稻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田间试验(即3414试验)。结果表明,在杂交晚稻(金优207)上氮肥的增产效应居首位,平均增产43.3%,钾肥次之,平均增产27.2%,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平均增产2.8%。钾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有关。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对试验产量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模型模拟,得到3丘试验田的肥料效应回归模型全部为氮、钾二元二次回归模型,据此提出了杂交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N 148.0~188.0 kg/hm2,K2O 74.3~103.0 kg/hm2。  相似文献   
9.
10.
吡虫啉在烟草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1997年在江苏省灌云县烟草中进行了吡虫啉的残留试验。烟草中残留的微量吡虫啉经过溶剂提取, 柱层析纯化,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 Spherisorb C18 (10 μm ) 250 m m ×46 m m ( I D); 甲醇、乙腈、水的混合液为流动相 (1m L/m in); 紫外检测波长为245 nm 。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8734% ~9275% ; 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 g/kg。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烟草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4 d 左右, 喷药一个月后, 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1 m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