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可以引起大批仔猪死亡,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笔者从事单位猪场工作20余年对此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并在本县河谷生猪主产区推广应用,效果好.1病因仔猪因肠道尚未建立稳定的微生物系统,自身抵抗力低,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和各种刺激影响而发病,其腹泻发生于三个阶段: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至2月龄仔猪.在临床上可将其分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两大类.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镜和电镜对鹅、鸭和鸡骨髓内红细胞和白细胞发生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鹅骨髓内红细胞系的体积比鸭的略大。光镜下鸭、鹅异嗜性粒细胞 ,在早幼阶段胞质内出现少量圆形颗粒 ;在晚幼阶段出现较多暗红色的圆形、杆状、梭形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在早幼阶段胞质内出现少量着桔红色的圆形颗粒 ;晚幼阶段颗粒多呈杆状 ,胞核轮廓清楚。嗜碱性粒细胞在各阶段胞质内散布紫红色的细小颗粒。电镜下鸡原始红细胞多附着在窦壁上 ,核周隙窄 ,核孔数量较多 ;而成熟红细胞多分布在近血窦中央处 ,核周隙宽 ,核孔数量较少。异嗜性颗粒在早幼阶段可分 A型和 B型。嗜碱性颗粒分为 型和 型 ,它们分别在中幼和晚幼阶段出现。嗜酸性颗粒呈均质的圆形  相似文献   
3.
体细胞克隆太湖猪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太湖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以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为核受体,以杜洛克猪为代孕母猪,进行了太湖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获得了首例体细胞克隆太湖猪仔猪.经微卫星DNA多态性鉴定,确定克隆猪来自供核细胞,与代孕母猪无亲缘关系.本研究将为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我国太湖猪育种、建立人类疾病模型等研究方面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5.
高钙日粮对蛋鸡甲状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粮钙水平是干扰锌吸收、利用至关重要的因素。早在1958年,Morrison和O’Dell就分别证实了高钙日粮具有加重鸡锌缺乏症的作用。尔后,又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关于缺锌病鸡的器  相似文献   
6.
几种因素对培养小鼠精原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探讨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及干细胞因子(SC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对体外培养小鼠精原干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在饲养层上,精原干细胞贴壁时间缩至8~12 h,饲养层具有促进其分裂增殖的作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CF、LIF及bFGF,可延长精原干细胞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其中加入30μg/LSCF后,其体外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通过饲喂高钙日粮,造成蛋鸡实验性锌缺乏,用光电镜观察盲肠扁桃体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锌缺乏会引起淋巴组织萎缩,淋巴细胞减少并出现各种病理变化。表明锌缺乏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将72只日龄为14d的“星布罗”肉用仔鸡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36只。实验组接受强度为151x的1L:3D间歇性白炽灯光照,对照组为自然光照。两组的饲喂条件相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体重略高而料肉比略低,实验组鸡胰腺A、B细胞的内分泌颗粒减少,A颗粒粒芯周围出现大致均匀的晕轮,B颗粒粒芯呈现不典型的针状、棒状或环状,PP细胞的内分泌颗粒明显增大、增多,胞浆中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数量增多。两组鸡的D细胞无明显差异。34日龄的实验组鸡血浆胰岛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不同激素剂量对幼鼠超数排卵及超排卵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国产激素制剂对3~8周龄昆明种小白鼠进行了超数排卵处理,重点观察了不同激素剂量对幼龄小鼠的超排效果及超排卵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PMSG与hCG各10IU剂量超排3~8周龄小鼠,5周龄小鼠的超排效果(平均获卵83.8±10.2个)极显著(P<0.01)好于4~8周龄小鼠的超排效果(平均获卵39.2~49.8个),而3周龄小鼠超排卵受精后体外培养的卵裂率(97.1%)、桑椹胚率(86.8%)和囊胚率(65.1%)与4~8周龄超排卵的(分别为85.5%~100.0%、94.9%~100.0%和63.2%~87.7%)相近;以PMSG与hCG各5IU剂量超排3~5周龄小鼠,3周龄小鼠的超排效果(平均获卵59.0±6.5个)显著(P<0.05)好于4周龄小鼠的超排效果(平均获卵31.4±4.9个),并极显著(P<0.01)好于5周龄小鼠的超排效果(平均获卵21.4±3.3个);以PMSG与hCG各15IU剂量超排3~5周龄小鼠,3周龄小鼠的超排效果(平均获卵48.6±7.3个)显著(P<0.05)好于5周龄小鼠的超排效果(平均获卵25.2±5.8个),也好于4周龄小鼠的超排效果(平均获卵40.2±5.1个  相似文献   
10.
性成熟前小鼠生精细胞的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电镜观察了生后 1~ 1 8d昆明白小鼠的生精上皮。结果显示 ,生后 1~ 3 d,曲细精管内只有生殖母细胞和支持细胞 2类形态结构截然不同的细胞 ,前者位于管中部 ;生后 4~ 5d,少数生殖母细胞已附着在基膜上 ;生后 6~ 7d,原始 A型精原细胞大量出现并附着在基膜上 ;生后 8d,A型精原干细胞大量出现 ,B型精原细胞开始出现 ;生后 1 0 d,B型精原细胞大量出现 ;生后 1 2~ 1 3 d,前初级精母细胞出现 ,少数曲细精管的管腔开始出现 ;生后 1 4~ 1 5d,多数曲细精管管腔基本形成 ,前初级精母细胞大量出现。本试验的结果表明 ,7~ 8d小鼠的睾丸最适于分离精原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