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珂 《湖南农机》2009,(4):98-100
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中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变量。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使得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商务活动更加有效。因此,文章从具体案例出发,研究了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和工作态度的文化差异和商务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转基因玉米的生态安全问题,2015年分别于玉米拔节期、抽雄期、乳熟期和完熟期采集土壤样品,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技术,研究了转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种植对土壤古菌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TM)和受体玉米DBN318(PM)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古菌数量为1.41×10~9~4.04×10~9copies·g~(-1)土,随生长时期的推进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同一生长时期和土壤样品采集区域,2种玉米古菌16S rRNA基因丰度间无显著差异。T-RFLP分析共获得15种不同长度的T-RFs,其中89 bp和184 bp片段为优势种群,同一生长时期和土壤样品采集区域每种优势种群在TM和PM间均无显著差异。土壤古菌Shannon指数除PM非根际土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外,其他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TM和PM根际土古菌Evenness指数的变化趋势均为先降低后升高,而非根际土古菌Evenness指数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同一生长时期和土壤样品采集区域TM和PM的Shannon指数间及Evenness指数间差异均不显著。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土壤总氮和硝态氮含量对古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表明,TM和PM土壤古菌群落在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均未发生明显分离,说明TM和PM土壤古菌群落组成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转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土壤古菌丰度和群落结构组成与受体玉米DBN318无显著差异,古菌丰度和多样性主要受生长时期的影响,受土壤样品采集区域的影响不显著,土壤总氮和硝态氮是调控土壤古菌群落变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3.
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中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变量.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使得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商务活动更加有效.因此,文章从具体案例出发,研究了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和工作态度的文化差异和商务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高光谱数据像谱合一及特有的高光谱分表率特性在研究地表物质成分、含量及其动态变化方面极具潜力。土地利用信息对于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及动态监测具有重大意义。以贵州省西南部关岭县和贞丰县交接处的北盘江花江段为研究区域,用SAM方法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将结果与实地调查资料对比计算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达到预期结果,将分类结果制作成花江土地利用分布图。  相似文献   
5.
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氯仿熏蒸结合Biolog-Eco微平板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白浆土微生物生物量碳和代谢特征的影响,以期为东北丘陵地区白浆土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商的变化均表现为草地林地耕地,且3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均差异显著。Biolog-Eco微平板分析表明,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值(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 AWCD)最高,其次为林地,耕地最低,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的变化趋势与AWCD相同。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以糖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最高,分别为44.63%~53.61%、21.09%~25.45%和8.31%~15.16%。林地对聚合物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在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最高,而与林地相比,耕地对糖类和氨基酸类的相对利用率提升明显,草地则增高了对羧酸类、酚酸类和胺类的相对利用率,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偏好。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随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发生改变,与草地相比,耕地与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较为相似。冗余分析发现土壤pH、总氮、有机质、速效磷和硝态氮是影响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变化的关键因子。本研究结果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导致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性和代谢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东北丘陵区林地、耕地和草地土壤真菌群落代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丘陵区的林地、耕地和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 FF微平板技术对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真菌代谢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东北丘陵区的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耕地土壤真菌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低于林地,但差异不显著,而草地土壤真菌的AWCD显著高于耕地和林地;4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与AWCD一致的变化规律,即草地林地耕地。林地、耕地和草地的Shannon指数(H′)间差异显著,Simpson指数(D)的分析结果与Shannon指数(H′)相同,草地的Mc Intosh指数(U)和丰富度指数(S)同样显著高于林地和耕地,但林地与耕地间无显著差异。耕地土壤真菌对碳源的总利用强度比林地低16.9%,但差异不显著,而草地土壤真菌对碳源的总利用强度比林地高48.6%,且差异显著。与林地相比,草地土壤真菌对糖类、羧酸类、其他类、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升高;耕地土壤真菌对聚合物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而对其他5种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所降低,但均无显著差异。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真菌对6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以羧酸类、糖类和氨基酸类最高,分别为29.87%~35.77%、22.27%~23.79%和18.24%~19.30%。土壤真菌对碳源利用的偏好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而改变。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明显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对底物碳源的代谢特征。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总氮、含水量、有机质、p H、速效磷和硝态氮是驱动真菌群落代谢特征变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7.
朱珂 《河南农业》2013,(2):49-50
川端康成立足于日本文化传统,继承学习日本古典文化优秀的传统,汲取充分营养,同时适时引进西方现代创作方法,写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展示日本传统文化多方面特质的一系列小说,体现出其高超的艺术技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表现了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咖啡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CPSDF)与大豆、菊粉、大枣、燕麦、芹菜5种市售可溶性膳食纤维为原料,系统分析了6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粒径、单糖组成、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结果表明:CPSDF的粒径分布较宽,均一性弱于其余5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共检测出10种单糖组分;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相似的光谱分布,但特征波段的强度略有不同,且微观结构也有差异。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明,6种样品结晶度不同,CPSDF结晶度最小(38.84%),但其热稳定性优于其他5种样品。CPSDF的持油性为(2.18±0.03)mg/g,与其余5种膳食纤维样品无显著差异;CPSDF的溶解性为90.9%,低于其余5种可溶性膳食纤维样品;CPSDF的亚硝酸盐吸附能力显著优于其他5种样品,吸附量为7.93 mg/g。本研究结果可为咖啡果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为咖啡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朱珂 《花卉》2022,(22)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家对园林绿化工作十分重视。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工程有助于为社会创造舒适美好的氛围。通过栽植乔木和植被,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科学的栽植方式能够保障植被成活率,发挥植被的绿化作用,因此,需要在实际施工中研究乔木栽植难点与重点。本文根据城市园林绿化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化质量提供保障,助力营造美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采用16S rRNA基因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古菌群落组成和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古菌优势种群无显著变化,古菌群落组成无明显分离。乳熟期和完熟期古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拔节期和抽雄期(P0.05),根际土抽雄期古菌Evenness指数显著低于其他生长时期(P0.05),非根际土不同生长时期Evenness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古菌16S rRNA基因丰度随生长时期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乳熟期最高,拔节期最低,乳熟期显著高于拔节期和完熟期(P0.05),与抽雄期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生长时期根际土和非根际土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