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4篇
综合类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性温度层结时森林郁闭度与林冠上风速廓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利用风洞实验及野外实测资料,用逼近方法求出中性温度层结时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冠以上风速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廓线参数(零平面位移d、林冠表面粗糙度Z0、动力速度U)随郁闭度C的变化而改变,d随C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关系可由对数函数表示:d=(H/a)ln(C/C0).Z0和U的变化特征比较相似,在C=02附近有最大值,C再增大或减小,Z0和U值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模型林带附近乱流特征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由风洞实验资料分析了林带模型对附近乱流度和动力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带附近相对乱流度ε/ε_0的分布与相对风速的分布特征相反,在相对风速较小的背风面ε/ε_0最大可达200%以上。相对动力速度V_*/V_(*0)的分布特征:①林带附近的三角形区域(高1H、水平距10H)内V_*/V_(*0)减小,甚至出现负值区;②背风面存在一个卵形增值区,最大值可达200%以上,出现在高1.2H、水平距5H附近。  相似文献   
3.
林带的防风作用,很多学者曾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在国内外文献中,对观测资料和实验数据的处理,多半采用图表分析法,这种方法只能表示在特定情况下的防风性能,而将影响防风性能诸因子综合地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则有一定  相似文献   
4.
东北西部、内蒙东部营造的农田防护林带,有的已郁闭成林,起到了良好的防护效果。但是,在树种的选择上,多半采用杨、柳、榆等阔叶树种。这些树种生长周期短,材质较差,林带胁地现象亦较为严重,在春季风沙危害严重时期又处于无叶状态,林带的防护性能大为减弱。因此,因地制宜地引进一些常绿针叶树种更替阔叶林带,对于增加林带防护效益,提高农田防护林生态体系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是极为重要的。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于1962年在辽宁西部营造了油松试验林带,生长发育良好,防风效果(特别在春耕播种时期)大大超过落叶林带,现将针叶林带防风性能的观测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林带阻力与透风系数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廷曜  金昌杰 《林业科学》1992,28(6):486-492
利用多年的疏透度、透风系数的野外观测和风洞试验资料,给出了立体结构林带和平面结构模型林带疏透度和透风系数的关系式分别为α=β~(0.4)及α=β~(0.95)。利用台式天平测定了7种风洞模型林带的阻力,以透风系数表示林带结构,阻力为C_α=16.3(1-α)~(0.55),以疏透度表示林带结构,阻力系数为C_β=14.0。  相似文献   
6.
lntroductionProtectionforestisoneofthemostfrequentlyusedrneasurestoprotectcropsfromstrangewindandtoreducesoiIevaporationandsoiIerosion.ProtectionforestinfarmIandcanbeclassifiedinthreekinds(Cao1983)tonekindissheIterbeIts.SecondissparsetreeinfarmIand,generaIlycaIIedagroforestinChina.ThiskindincludesreguIarlyandrandomIyplantedorn8turalIygrowingtreesinfarmingarea.ThethirdiscIusteroftrees.Thesethreekindsofforestexisttogetherinf8rmIandarea.ThesheIter-beltsaregeneralandtheprotectiveeffectanda…  相似文献   
7.
农牧防护林网区域性防风效应及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廷曜  周广胜 《林业科学》1993,29(6):509-514
提出了农牧防护林网区域防风效应的新概念,同时,根据风洞实验资料和野外系留气球观测资料提出了新的防风效应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农牧防护林体系区域性防风效应E的模式为:E=1-U*/U*0{1-1nA/ 1n(z/z0)}; A=z0/z0=3.341(u*/u*0)^4-2.341  相似文献   
8.
疏林草场防护林是草牧场防护林的一种重要结构类型。该文研究了科尔沁沙地,2种郁闭度(19%,59%),高7—8米的天然疏林草场,林分密度分别为72株/公顷,320株/公顷,和人工疏林草场(造林密度约70株/公顷)的小气候效应。并对3种郁闭度(3%、6%、25%)疏林模型,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林木的存在,使疏林草场的粗糙度增加,约为平均树高的1/20—1/70;由于林木的遮荫,疏林草地的总辐射有明显的减少。林内1.5米高的风速,较无林草地  相似文献   
9.
林带附近的风廓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带防风效应是林带的主要作用。由于受测风仪器的限制,野外观测多局限于2米高度以下,因此,林带防风效应的分析也局限于这一高度内风速在水平方向的变化规律。显然难以概括林带防风效应的全貌。在垂直方向林带对风速也有强烈的影  相似文献   
10.
<正> 东北西部、内蒙东部营造的杨、柳、榆等阔叶林带,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成熟阶段,生长衰退,防护效果大为减弱;同时,在农田播种时期仍处于无叶状态,对春耕播种、施肥都带来了困难,起不到应有的防护效果。因此,采用常绿的针叶树种——樟子松和油松,以滚带方式更替阔叶林带,逐步改变防护林的结构和组成,对提高农牧区的生产水平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据我所1962年在辽宁省昌图县付家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