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调查,福建省福鼎、霞浦、连江、莆田、厦门、漳浦的坛紫菜患有硅藻附着症。对附着硅藻进行酸处理后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拍照计数,根据形态特征鉴定其所属种类,分别是平片针杆藻小形变种Synedra tabulata var.parva、海生斑条藻Grammatophora marina、念珠直链藻Melosira moniliformis、短楔形藻Licmophora abbreviata、爪哇曲壳藻亚缢变种Achnanthes javanicavar.subcontricta和小钩斑条藻Grammatophora hamulifera。对每个种类的数量分布情况、形态学特征、生态分布进行了描述,并提供部分种类的扫描电镜照片。  相似文献   
2.
从福鼎市和霞浦县海区患病腐烂的坛紫菜上分离纯化到赤腐病病原菌——紫菜腐霉菌,分析对比不同培养基对紫菜腐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腐霉菌丝体适宜生长盐度为0.8% ~ 2%,最适盐度为1.4%;适宜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温度为20℃;光照强度对腐霉菌丝的生长没有影响.用半海水玉米液体培养基培养,观察到紫菜腐霉菌藏卵器、雄器以及藏卵器发育过程和受精卵卵裂过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东海浙江枸杞岛蜈蚣藻属的种类进行初步研究,确定该属在东海枸杞岛分布有7种,分别是Grateloupia filicina(蜈蚣藻)、Grateloupia catenata(链状蜈蚣藻)、Grateloupia ramossissima(繁枝蜈蚣藻)、Grateloupia imbricate(复瓦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turuturu(带形蜈蚣藻)和Grateloupia asiatica(亚洲蜈蚣藻)。通过对采集到的海藻样品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和分枝等形态学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并与分子鉴定的结果比对,发现蜈蚣藻、链状蜈蚣藻、繁枝蜈蚣藻、复瓦蜈蚣藻、带形蜈蚣藻、亚洲蜈蚣藻等种类样品的形态学鉴定结果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而披针形蜈蚣藻样品中GQ-6和GQ-8形态差异较大,但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表明二者均为披针形蜈蚣藻。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香梨产于南疆库尔勒地区,是闻名遐迩的新疆水果特产。它具有皮薄、果肉脆甜、味美等优点,经贮藏后,完全着黄色,散发出扑鼻的特有香味。其品质可与国内任何最佳梨品种相媲美。所以,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库尔勒香梨在贮藏过程中,易于失水皱缩,变质腐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还发生黑心病,导致数量上的损失和质量上的降低。我们为了延长香梨的贮藏时间,从1983年起,开  相似文献   
5.
基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为助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在SSM(SpringMVC、Spring、Mybatis)框架基础上,采用面向服务(SOA)的系统结构,基于应用JavaEE平台和SQL Server数据库研发基于网格化的智慧村务管理系统,系统可实现村务网格化管理、扶贫管理、平安乡村、农技服务、医疗健康、智慧党建等功能,具有高性能、高负载、灵活拓展等特性,可为村委管理人员和村民提供集中管理和政务服务。  相似文献   
6.
库尔勒香梨是一种具有呼吸跃变期的果实,采后以浓度为10~7个离子/厘米~3的空气离子处理,对果实的生理生化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跃变期,呼吸强度和乙烯的释放速率显著下降。说明对呼吸和乙烯的生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效果可维持在150天左右。贮藏期间,对酶活性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使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降低。而抗坏血酸含量略有增加,可溶性固形物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高需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标准在不断地提高。从园林建设在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几个方面对当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坛紫菜赤腐病的病程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年10月-2012年2月,对福建省福鼎市、霞浦县、泉州市和晋江市等海区发生的坛紫菜腐烂病害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发病特征以及镜检,详细记录了该病害的侵染过程,并在发病组织中观察到双鞭毛游动孢子以及孢子囊、雄器和藏卵器等重要结构特征,病菌形态与条斑紫菜上的紫菜腐霉相似;利用半海水玉米琼脂培养基分离提纯该病菌,命名为FM1.经感染试验证实,FM1引起的发病症状与自然海区患病紫菜的症状一致,说明FM1为致病菌.通过扩增该菌核糖体DNA ITS序列,并构建基于ITS+5.8S序列的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FM1菌株与紫菜腐霉的ITS区相似度很高,达到99%.综合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确定,紫菜腐霉是导致此次病烂的主要病原菌,该病原菌引起的病害称为"赤腐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