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单株蚜量比值法室内鉴定与RAPD、SCAR标记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了西瓜品种‘黑皮’对瓜蚜的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以‘黑皮’和‘花绿’为亲本的杂交F1代对瓜蚜表现为抗性,自交F2代植株表型出现抗感性分离,抗蚜与感蚜植株分离比经χ2测验符合3∶1分离规律,并用筛选获得的RAPD标记WO4600和SCAR标记WO4-S530验证了4个抗蚜品种、4个感蚜品种和10个F2抗蚜单株、10个F2感蚜植株。结果以‘黑皮’为亲本的西瓜抗蚜性由单显性核基因控制且能稳定遗传,‘黑皮’‘绿美人’‘黑美人’和‘惠兰’品种对瓜蚜具有良好抗性,‘花绿’‘凤光’‘蕙宝’和‘甜美人’品种则易感蚜虫。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线、亚硝酸和氮离子注入等诱变处理方法,对抗生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us的出发菌株JFA-001-71进行逐步选育,最终获得高产菌株N-56-343,菌株产素水平高且较为稳定,世代间的发酵产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香蕉根颈象甲在海南香蕉上的产卵特性,指导田间防控技术,室内研究了香蕉根颈象甲成虫对寄主植物、叶鞘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及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产卵率。结果表明,在巴西蕉和泰国蕉上,香蕉根颈象甲的产卵率分别为32.87%和30.93%,均显著高于台蕉、大蕉、皇帝蕉和粉蕉;香蕉根颈甲成虫嗜好在香蕉假茎中部叶鞘产卵,在第2层叶鞘的选择性最高,选择系数为45.78%,显著高于其它几层叶鞘的选择系数;分别提供腐烂和新鲜的香蕉假茎让香蕉根颈象甲产卵,周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粒和2粒,可见,香蕉根颈象甲喜欢在腐烂的假茎上产卵。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防控木薯地下害虫,笔者就木薯主要地下害虫蛴螬、蔗根锯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蛴螬发生一代至少1年,成虫在6~8月雨后羽化出土,高温干旱下,坡地、沙质地及木薯连作地、甘蔗轮作地及花生间套作地受害较重;蔗根锯天牛2~3年发生一代,成虫在4~6月雨后羽化出土,高温干旱下,坡地、沙质地及木薯连作地、甘蔗轮作地受害较重;在种植前选用环保型杀虫剂48%乐斯本乳油 1 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混合液浸泡种茎5~10 min后种植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出苗率、降低虫害率和提高产量;土坑对金龟子和蔗根锯天牛也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扫虫光”不仅对蔗根锯天牛、蛴螬等木薯主要地下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可以促进木薯生长,显著提高鲜薯产量;以种茎药剂处理、土壤药剂处理、土坑诱杀和合理轮作为核心的木薯地下害虫环境友好综合防控效果十分显著,综合防控区平均虫害率由对照的45.6%显著下降到4.2%,产量由对照的16 920 kg/hm2显著提高到49 960 kg/hm2。上述结果为可持续防控木薯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2000-2008年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质量及不同水平文章的比例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原因进行细致剖析,以期为研究所未来的发展方向、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提供必要素材。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是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微生物类群.近年来,利用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所制备的新农药已逐渐成为无公害农药的主体,农用抗生素的筛选和应用也已成为农业微生物领域的研究重点,世界各国对放线菌的研究与资源开发非常重视[1].  相似文献   
7.
几种药剂防治荔枝椿象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是荔枝、龙眼上的重要害虫,由于此虫成虫寿命长,多次产卵,若虫、成虫共同取食,且为害期长,致使一年中花果和各期新梢受其反复为害。该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幼果、嫩芽和嫩梢的汁液,植株被害部分发育缓慢,受害花、果脱落,受害严重的植株甚至枯死,大发生的年份严重影响荔枝、龙眼的产量,一般受害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70%~80%,甚至绝收[1]。为了探索防治荔枝椿象有效的药剂,笔者应用16%马拉硫磷·氯氰菊酯乳油、4·5%氯氰菊酯乳油等几种农药对荔枝椿象进行了大田防效试验。1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为:16%马拉硫…  相似文献   
8.
基于MaxEnt模型的对粒材小蠹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粒材小蠹(Xyleborus perforans Wollaston)是天然橡胶产区重要的危险性害虫之一,是世界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利用MaxEnt和GIS软件预测该虫在中国范围内气候条件适宜存活的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寄主分布特征,定量地获得了对粒材小蠹的潜在发生区。预测结果显示:对粒材小蠹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加勒比海沿岸、非洲西部和东部、大洋洲北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部分地区;在中国,该小蠹能广泛分布在华南地区和西南的部分地区,并提供了ArcGIS 适生区预测分布图;最湿润月降水量、年温度变化、最热季度降水量和昼夜温差月均值是影响对粒材小蠹空间分布的4个主要环境因子,计算结果经ROC 曲线分析法验证,Ma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36。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此研究可为对粒材小蠹的检疫及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木薯单爪螨是08年新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螨,在非洲、南美等木薯种植国家曾导致严重损失甚至绝收,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几乎空白。温度是影响木薯单爪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为了解木薯单爪螨入侵中国后的适生性分布,解析其入侵、扩散及生态适应性机制,本文研究了极端高温对木薯单爪螨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为其监测预警与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将木薯单爪螨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成螨置于42℃高温人工气候箱中处理不同时间(0.5,1,2,4,8,16and24h)后取存活个体,采用分光光度计终点测定法测定了42℃极端高温处理各龄期螨不同时间后其体内几种保护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活性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经42℃极端高温胁迫,木薯单爪螨幼螨和雌成螨的PPO、POD、AsA-POD、CAT活性显著增加、前若螨和后若螨CAT活性显著下降及其PPO、POD、AsA-POD活性的稳定性可能与木薯单爪螨耐热性相关。[结论]木薯单爪螨各龄螨经42℃极端高温胁迫后体内保护酶PPO、POD、AsA-POD以及CAT活性的变化可能与木薯单爪螨对高温的耐受性存在显著相关性。木薯单爪螨为新入侵我国热区的害螨,长期高温条件胁迫可能会导致其耐热性个体逐渐增多,种群耐热性增强,进而导致种群迅速扩张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木薯单爪螨的生态适应性机理,揭示其种群扩散蔓延机制。开展了极端高温胁迫对木薯单爪螨各龄螨的存活率及几种保护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AsA-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42℃高温处理,木薯单爪螨各龄螨最多仅可存活66h,不能进一步发育。PPO和CAT活性在幼螨体内显著下降,而在前若螨到成螨却显著升高,而尤以前若螨升高最高;与对照相比,AsA-POD活性在幼螨体内无变化,但在前若螨体内可升高达对照的3.286倍,到后若螨期升高至对照的1.923倍,成螨期无显著变化;各龄螨体内POD和SOD的活性均无显著变化。因此,说明PPO、CAT和AsA-POD活性变化可能在木薯单爪螨抵抗高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