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对孟加拉的Kalijira,尼泊尔的Chhote Dhan,印度的(R14)Badsha Bog等一类粒子极小(千粒重10~12克)、米质好、穗粒数多(多者300粒以上),而结实率高的稻种的形态观察,苯酚反应、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它们是一类热带低海拔地区的晚粳,虽和典型粳略有不同,但在亲缘上是偏粳的。初步利用结果是可以提高其它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改善米质。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粳稻资源。  相似文献   
2.
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1mg/L2,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颗生稻愈伤组织生长很快,每周至少继代培养1代,有时甚至要继代2次。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年后分化能力仍然很强;普通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8个月后分化能力开始下降,至10个月后分化能力完全丧失。在所用的11种培养基中,N6+1mg/L 6-BA 0.5mg/L NAA诱导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再生绿苗效果最好,诱导率为70%。1994年采集到的普通野生稻的种子,在本实验中(1997年)被用来诱导愈伤组织,其再生绿苗率平均仅为4%,比1995年用该种子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率(平均23%)低,这可能与所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种子保存时间(3年)太长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水稻酯酶酶谱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部分野生稻的形态观察和酯酶同工酶分析:认为国内的野生稻较国外野生稻的野生性强,国外野生稻可能由于栽培稻基因的渗入,而致野生性减弱。  相似文献   
5.
用农杆菌共培养法将雄性不育基因导入水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农杆菌共培养法将雄性不育基因(TA29-Barnase)导入水稻品种日本晴的胚性愈伤,通过50-150mg/L卡那霉素筛选,从500个胚性愈伤中获得16个筛选愈伤团,并分化出了3株绿苗,经PCR扩增分析。16个筛选愈伤团中有7个呈阳性;3株绿苗全部呈阳性。  相似文献   
6.
云南水稻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KPR和R2培养基进行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日本晴、楚粳8号、云粳9号、大白谷和元江普通野生稻先后获得了原生质体培养的成功,除日本晴外,其余品种均为首次报道,品种间绿苗再生率有显著差异。日本晴最高,大白谷最低,同一品种不同的俞伤组织间,分化率有很大差异。有的愈伤组织极易分化出绿苗,有的不能再生出绿苗,说明分化前的预培养非常重要。N6分化培养基的再生绿苗率极显著地高于MS。配方为N6 葡萄糖20g/L 蔗糖30g/L IAA0.2mg/L 6-BA0.5mg/L Agarose-110g?L的培养基。分化率最高,按初次接种的愈伤组织块计,每块平均再生绿苗1.4苗,酶解原生质体量的多少,与愈伤组织在N6 1mg/L2,4-D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悬浮时间较长则易于获得较多的原生质体.日本晴的再生植株中,有两株多移栽到抽穗仅45d,有可能是极早良的变异株,有些植株的粒型和稃毛也有明显变异对鉴定和利用变异的植株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脂酶同工酶看亚洲稻的地理起源及亚种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酯酶同工酶,分离胶浓度为8.5%,浓缩胶为4%,实验材料为萌发的单粒去壳水稻种子。一条新的酯酶酶带1E被发现。1E在非洲栽培稻、普通野生稻、籼稻,粳稻中。显色深浅的频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稻的分类及演化的研究显示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酯酶粳酶带10A、灿酶带11A和普通野生稻酶带14A在各品种的表现,可以认为现存的普通野生稻,有一部分已有了灿或粳的分化,分化的主要成因应是浙渗杂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