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豫玉三号(原名豫单8号)是在1982年由3184×黄早4配制的单交种,经1983—1985年鉴定比较试验,1985、1986两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1987年参加省夏玉米生产示范,同年参加省内多点产比和五个百亩(100—300亩)丰产方试验,均表现产量高而稳定。品质良好,赖氨酸含量高,株形较紧凑,抗病抗倒和耐旱性能强,适于密植,丰产潜力较大,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泛,在我省中、上等水肥地区均可推广种植,已大面积繁殖示范。1987年生产示范6000亩,制种4000亩,海南岛冬繁原种“3184”1500  相似文献   
2.
<正> (一)选育经过:豫单8号是我所1982年在郑州本校农场用自选优系3184作母本,黄早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产比及两年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结果,均表现高产稳产、株形紧凑、抗病抗倒、适于密植。丰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在中上等水肥地区种植均可获得高产,现已大面积繁殖推广。(二)产量表现:经过1983、1984两年六点十一次产比结果,平均亩产542.52公斤,最高亩产656.25公斤。较我省推广玉米良  相似文献   
3.
一、品种来源豫玉三号(组合为3184×黄早4)系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于1982年杂交选育成功的高产稳产、多抗优质、株型好的玉米增品种·1987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并命名为豫玉三号。二、特征特性豫玉三号属中熟品种,生育期90—95天。株高260cm 左右,穗位高91至100cm,茎粗1.9cm,雄穗发达,花粉量大,叶片上举,株型紧凑,耐密植。穗长18cm,穗粗4.8cm,穗行数14—16—18,出籽率86%,千粒重300克左右。成穗结实性好,不空棵,不秃  相似文献   
4.
以15个来源不同的玉米自交余组成105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初步研究了玉米自交系杂优类群的划分和利用模式的构建。根据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测定结果,比较分析了被测自交系之间的遗传差异,将其划分为唐四、旅、Lan、Reid、RL5大优势类群。不同类群间自交系之间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存在着明显差异。对类群间可能组成的杂优利用模式的优劣进行比较,说明国内系×国内系、国内系×国内系和国内外系间的混合利用模式均可利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主成分分析及遗传距离测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生产上常用的24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遗传距离测定,将供试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亲本选配可以在不同类群间进行,分类结果和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实践基本相吻合。地理来源亲缘关系的远缘并不能确切地反映出遗传差异的远缘,因此,遗传距离可能是预测玉米杂种优势和亲本选配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完成了玉米群体中综3号的5轮混合选择。结果表明,中综3号群体本身产量平均每轮增益2.1%,群体测交种产量平均每轮增益1.7%。群体产量一般配合力明显提高,这表明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改良是有效的。群体其它农艺性状随着选择轮数的进展,发生了相应变化,穗长、行粒数、千粒重、穗位高均有提高,穗粗、穗行数、雄穗分枝数下降,脱粒率、株高、雄穗长度、生育期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将新育成的优良玉米单交种豫玉3号在3年3个地点设置了8种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豫玉3号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4,500株左右,密度过高过低均减产。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可用(?)=0.6261x—0.0072x~2—7.7917回归方程表示.密度对于植株性状、生理性状和产量各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豫玉3号系河南农业大学玉米所1982年用自选系3184为母本,外引系黄早四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8年4月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该杂交种于1983~1984年经所内产量比较鉴定,平均亩产542.5公斤,分别比对  相似文献   
9.
采用NCⅡ交配设计,研究分析了我国具有国外血缘杂种优势群优良玉米自交系的基本遗传参数及其与国内血缘自交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这一优势群的优良自交系中,多数数量性状遗传变异较大,具有进一步改良提高的潜力。单株产量、行粒数、株高、穗行数的显性方差大于加性方差,其余性状的显性方差小于或等于加性方差;国内血缘自交系与之杂交,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说明二者的基因型间普遍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因此,应根据"国内系×国外系"杂优利用的原则,在具有国外血缘杂种优势群中,通过回交、二环系法和轮回选择等途径,对自交系加以改良利用。并讨论了杂种优势类群和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