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格里拉县五境乡传统人工种植羊肚菌对经济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云南省滇西北香格里拉县五境乡,经过村民长期的试验和实践,野生羊肚菌(Morchella spp.)得到了成功的人工种植与推广.2010年8~9月,为了了解五境乡羊肚菌人工种植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该乡的羊肚菌种植“示范村”一仓觉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仓觉村具有悠久的羊肚菌分布、收集与栽培历史;羊肚菌的种植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当地羊肚菌的种植以传统方法为主;随着羊肚菌种植面积的扩大,羊肚菌对当地人民的生计和经济收入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需要砍伐一些森林资源作为栽培料,羊肚菌的种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有利于森林的替代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了促进羊肚菌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当地村民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对栽培料森林资源的采伐方式为伐大留小和砍密留稀,村民在退耕还林地上自发种植大量的栽培料木材资源,并开始尝试其他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2.
野生稻和非洲栽培稻抗稗草种质资源筛选和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付斗  郭怡卿  余柳青  陶大云 《作物学报》2004,30(11):1140-1144
以盆栽试验对20份野生稻和5份非洲栽培稻材料的稗草出苗率、距离稻株不同范围播种的稗草株高和干重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将其划分为6类。再以稻叶水提液培养稗草,依其发芽抑制率、芽长抑制率、根长抑制率和发芽指数,再次聚类并划分为5类。盆栽和浸提液试验中效果均好的3份野生稻S37、S68、S72和  相似文献   
3.
2009年9月,用点样(Point Quatfats)法调查了云南省滇西北贡山县迪麻村色娃龙巴高山牧场的4种不同土大黄覆盖率群落的空间垂直分布,并采用Shannon’s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性指数(EH)对物种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滇西北高山牧场有比较丰富的牧草资源,共25种;中等和中上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里具有最多的物种丰富度和最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同时也具有高的物种均衡性;其次是高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低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里则具有最低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这些结果表明,土大黄对高山草地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造成高山草地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家畜的放牧强度和频率。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用点样法调查了云南省滇西北贡山县迪麻村色娃龙巴高山牧场的4种不同土大黄(Rumexnepalensis)覆盖率群落的空间垂直分布,并采用Shannon’s多样性指数(H)和平均数(EH)对物种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草地群落里共有25种牧草资源;土大黄覆盖率与毛囊苔草(Carexinanis)和银叶委陵菜(Potentillaleuconota)覆盖率呈负相关,与拉拉藤(Galiumaparine var.echino-spermu)和中华水芹(Oenanthe sinense)覆盖率呈正相关(P0.05);中等和中上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里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19、17)、物种多样性指数(2.40、2.32)和物种均衡性(0.82、0.82),其次是高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低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里则具有最低的物种丰富度(15)和物种多样性指数(1.98)。然而,低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里具有最高的总物种密度(15.65)。这些结果表明,土大黄对高山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造成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家畜的放牧强度和频率。  相似文献   
5.
土壤湿度对不同水溶度除草剂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模拟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以稗草为生物测定材料,运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快杀稗、大惠利、扑草净、恶草灵4种除草剂目标函数(对稗草的抑制率)与决策变量(除草剂用量及土壤湿度二因子)的数学模型。对备选除草剂模型的解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土壤湿度是影响土壤处理除草剂药效的重要因素,4种除草剂药效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提高;除草剂的施药水平越低,土壤湿度对药效的发挥影响越大;除水溶度极低的除草剂外,除草剂的水溶度越大,土壤湿度的变化对其药效影响越大;土壤湿度差异对水溶度极低的除草剂药效影响,在低于37.5%条件下影响不大,高于37.5%时则大于其它除草剂;土壤湿度的改善是一条有效降低除草剂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入侵植物小子虉草(Phalaris minor Retz.)为农田恶性杂草, 对其科学、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是世界性难题。本文以小子虉草为试验对象,在温室条件下采用de Wit取代法,研究了其与小麦、蚕豆和油菜3种农作物在不同混种比例下, 小子虉草的表型可塑性与竞争效应, 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对该入侵物种的预警和控制能力。结果表明, 除混种比例对小子虉草的分枝数和主穗长度影响不显著外(P≥0.05), 作物种类、混种比例以及二者交互对小子虉草的株高、主穗种子数、剑叶面积和生物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0.001)。在油菜混合种群中, 小子虉草的株高显著大于按同等比例与小麦、蚕豆的混合种群及其单一种群的株高, 但分枝数、主穗长、主穗种子数、剑叶面积和生物量则显著小于按同等比例与小麦、蚕豆混种时植株的上述指标。3种作物按不同比例与小子虉草混种时, 小麦、蚕豆和油菜的相对产量均小于1.0, 表明3种作物与小子虉草在田间以种间竞争为主; 小子虉草与蚕豆以各种比例混种、与小麦以1∶1和1∶2混种时, 其相对产量均大于1.0, 表明此时以其种内竞争为主; 油菜混合种群中小子虉草的相对产量均小于1.0, 表明此时以种间竞争为主。在混种比例大于1∶1时, 小子虉草与油菜的竞争平衡指数显著小于0, 表明此时油菜的竞争能力大于小子虉草, 而供试其他条件下小子虉草与供试作物的竞争平衡指数均显著大于0, 说明小子虉草对小麦、蚕豆及低密度种植条件下的油菜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油菜对小子虉草具有较强的竞争抑制作用, 在油菜混合种群小子虉草的分枝数、主穗长、主穗种子数、剑叶面积和生物量显著降低, 因此在小子虉草入侵地大面积种植油菜有抑制小子虉草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稗草为生物测定材料,运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土壤湿度和除草剂用量二因子为决策变量,对稗草的抑制率为目标函数,研究土壤湿度对三氮苯类除草剂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土壤水分是三氮苯类除草剂发挥药效的重要因素,药效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提高。不同的土壤湿度对不同除草剂药效影响各异,高湿条件下,湿度差异对药效影响大小依次为嗪草酮、西草净、扑草净、莠去津,低湿条件下则相反。除草剂用量与土壤湿度存在最佳发挥药效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掌握温度对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及其后代化感作用的影响,对开发利用野生种质资源的化感抗草基因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直接树脂吸收法收集不同叶龄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在各温度条件下的根系分泌物,并以稗草作为受体,测定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温度、叶龄和温度×叶龄对水稻化感作用的影响与其自身化感潜力正相关,且对强化感和中化感潜力水稻(OL、F1、RL159和RL169)的化感作用影响极显著,而对弱化感水稻(RD23和RL219)的化感作用影响不显著。2)供试条件下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根系分泌物对稗草的化感作用均为抑制作用,其中,低温不利于水稻化感潜力的发挥。15℃时,强和中化感潜力水稻在不同叶龄对稗草的苗高、根长和生物量的抑制作用最弱,化感综合效应指数也显著大于同等叶龄的高温处理。3)高温有利于水稻化感潜力的发挥,但并非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6叶期和8叶期,水稻材料OL、F1、RL159和RL169随温度的升高化感作用逐渐增强,但在2叶期和4叶期则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在25℃时对稗草化感作用最强。4)在15℃时,强和中等化感潜力水稻在2叶期化感作用最弱,而在其他温度条件下,其化感作用随叶龄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弱后增强,在2叶期化感作用最强。研究结果显示,温度对不同叶龄的水稻化感作用具有调控作用,幼苗阶段高温有利于强和中化感潜力水稻化感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室内生物测定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酸和水杨酸4种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混用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果.采用Gowing法分析互作效应,探讨利用水稻化感作用实施减量应用化学除草剂.结果表明:互作效应与物质的种类、浓度水平与比例密切相关.125 mg·L-1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混用,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对丁草胺表现增效作用,而香豆酸与丁草胺混用则为加成作用;500 mg·L-1阿魏酸和水杨酸与丁草胺混用表现加成作用,而500mg·L-1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酸与丁草胺混用则产生拮抗作用.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等比例混用,水杨酸对丁草胺产生增效作用,其余3种物质对丁草胺表现加成作用.125 mg·L-1水杨酸、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与丁草胺混用后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分别为丁草胺抑制效果的1.23、1.11和1.02倍,丁草胺与香豆酸混用处理的抑制效果稍微降低,为丁草胺单独应用抑制稗草效果的81%.  相似文献   
10.
外来入侵植物小子虉草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入侵植物小子虉草(Phalaris minor Retz.)对入侵地冬春农作物,尤其是麦类作物危害严重,是世界公认的麦田恶性杂草。近年来,小子虉草在云南省大面积暴发危害,且种群不断扩张,严重威胁农田生态系统和粮食生产安全。然而,我国目前除作者前期开展了初步研究外,尚少见其他研究报道,给其预警与防控带来较大困难。本文根据国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作者前期研究结果,首先综述目前小子虉草在世界的空间分布,从种间竞争、化感作用等方面分析其对农作物的危害原因;并从小子虉草的生物学特性、种群遗传特性、生态适应性以及入侵环境的可侵入性4个方面,综述分析其种群入侵扩张的成因,同时介绍了国外关于该入侵物种的防除方法。最后结合我国小子虉草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今后的研究建议。本文通过介绍小子虉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和种群的入侵扩张机制,对该物种的早期预警、限制传播以及入侵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决策者掌握了解小子虉草和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