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的39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第二代种子园(福建洋口林场)子代家系第7、8年生的试验结果作分析,引种的家系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大部分家系生长量不如广西本地高水平的对照高;各家系的造林表现早晚相关性显著,最高系数达0.637;以材积作为主要性状指标对各家系作样本聚类,将参试家系分成优良、中等、较差3类,并从中选出3个可以在广西推广应用的家系。  相似文献   
2.
杉木无性系对比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广东、贵州、湖南等地引进及广西本地转化培育的182个杉木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参试无性系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大部分生长量不如广西本地对照,尤其是从广西区外引进的无性系;各无性系造林表现早晚相关性显著,最高系数达0.988;广西本地转化培育的无性系遗传稳定性比区外引进的波动大,决选所需时间也较长;早期选择存在更大的错选、漏选风险。其机率分别为44.44%和29.63%;以材积作为主要性状指标对各无性系作Q型样本聚类,经综合判别分析,从参试无性系中选出广运5、柳327、湖南46等27个生长量比较突出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杉木二代园子代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的39个杉木第二代种子园(福建洋口)子代家系的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存在着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家系与地点交互作用接近明显。初步筛选出4个生长较优且稳定性也较好的家系。同时也揭示出用广西融水,融安西山种子园,优良家系山口38三个高水平的对照与参数家系比较,引进的家系增产效果不大,且多数生长量比对照小,因此,广西建立第二代杉木种子园应以本区域优良材料为主,谨慎使用外省的二  相似文献   
4.
培育好杉木壮苗,是搞好杉木速生丰产林的基础,也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怎样培育好杉木壮苗呢?我的做法主要抓好以下几点。一、选好田地。设立苗田地应选在造林地附近,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深厚肥沃的生荒地或采伐迹地,忌用旧地。二、细致整地。细致整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杉木不同群体转化无性系6年生、4年生和2年生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选优群体转化无性系生长最好,对无性系的选育必须充分利用有性改良的成果,在优良群体或家系内选取优良个体繁殖推广,不宜在一般林分或代区内选用混合萌条作无性系繁殖造林.同时揭示出无性系造林存在着明显的早晚相关性,初步筛选出的11个优良无性系可进一步扩大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6.
外源杉木二代种子园子代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的 39个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第二代种子园 (福建洋口林场 )子代家系第 7、 8年生的试验结果作分析 ,引种的家系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 ,大部分家系生长量不如广西本地高水平的对照高 ;各家系的造林表现早晚相关性显著 ,最高系数达 0 6 37;以材积作为主要性状指标对各家系作样本聚类 ,将参试家系分成优良、中等、较差 3类 ,并从中选出 3个可以在广西推广应用的家系。  相似文献   
7.
我们一行10人,赴浙江省开化县林场参观学习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现场。该林场在杉木优良家系、优良杂交组合、优良种源营遗的2—8年生幼林中选出最优单株,利用该株的根颈萌发后60天左右的萌芽条扦插繁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年连续对杉木无生育系苗试验的实践,所采取的育苗技术是成功的。不同的无性系生长差异明显,用于杉木无性系育苗的穗条应是采穗圃的优良无性系的萌条。同时只限使用带顶芽的穗条,这样的穗条生根早、生长快,一般扦插后35~40天即生根抽新芽,且能直立生长,不偏冠。扦插的最佳季节为上年11月至次年3月,成苗率达90%,大部分达I,II级苗,当年扦插当年能上山造林。  相似文献   
9.
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新颖,方法简单,繁殖快。在当前杉木初级种子园优良家系的种子缺乏的情况下,采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方法来繁殖优良家系种苗是一种快速繁殖良种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