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提高EMS(甲基磺酸乙酯)对大花萱草愈伤组织突变体率的方法开展的研究。采用了预选择的高渗透固体培养基(甘露醇36g/L+山梨醇36g/L+蔗糖50g/L)。在0.1%EMS半致死剂量诱变前对大花萱草带芽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时间的渗透胁迫预处理。研究渗透胁迫对大花萱草EMS诱变效应的影响。通过对渗透胁迫和EMS诱变后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成活率、分化率和成苗率等生长状态的观察统计,以及细胞质膜透性和SOD、POD、CAT酶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得出:渗透胁迫预处理对EMS诱变效应存在一定的影响。渗透胁迫加强了EMS对愈伤组织的伤害作用,表现在细胞质膜透性和SOD、CAT酶活性的升高以及POD活性的降低。处理时间在30min-60min时,胁迫对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能力未造成显著影响,但是可提高突变体率6.34%-9.27%。处理时间达90min时,对愈伤组织造成致死伤害。结论:在0.1%EMS半致死剂量诱变大花萱草愈伤组织前,用高渗透固体培养基(甘露醇36g/L+山梨醇36g/L+蔗糖50g/L)进行30min-60min的胁迫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突变体率6.34%-9.27%。渗透胁迫时间的长短与突变率提高的幅度没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油用牡丹种植业的蓬勃发展,油用牡丹种植周期长、前期效益低的问题亟待解决。开展油用牡丹复合种植技术是提高油用牡丹种植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本文作者通过对菏泽市郓城县、牡丹区油用牡丹复合种植模式进行调查总结,对主要模式做了简要评估,以期对广大油用牡丹种植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芍药生物学特性、促成栽培实验材料选择和促成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分析了芍药在促成栽培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大花萱草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经过萱草叶枯病菌毒素离体筛选获得抗病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突变体。以不同浓度剂量EMS诱变处理大花萱草子房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用经过毒力检测的萱草叶枯病菌毒素粗提液进行离体筛选,通过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毒素粗提液,对愈伤组织进行浓度递增法和分化芽一步筛选法,获得抗叶枯病突变体材料。结果表明,0.50%~0.75%EMS处理愈伤组织60 min,0.75%~1.00%EMS处理分化芽60 min,分别获得半致死剂量效应。对存活的愈伤组织进行病菌毒素浓度递增逐步筛选(10%30天~20%30天),分化芽用40%的毒素液一步法筛选21天。经定向筛选,初步获得抗叶枯病分化芽突变体103株,有待进一步进行抗病鉴定。愈伤组织未能获得抗病突变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萱草叶枯病菌毒素液对大花萱草愈伤组织分化芽不同生长时间内生长量、成活率和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病菌毒素液剂量的增加毒害作用增强;添加40%叶枯病菌毒素液为抗病筛选的半致死剂量,培养24 d后,成活率达50%左右;叶枯病菌毒素液对SOD、POD和CAT这3种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活性升高的程度与病菌毒素液的浓度呈正相关,其中,POD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第7天,SOD和CAT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第2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油用牡丹产业在全国适宜种植的地区得到迅猛发展,油用牡丹种植技术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油用牡丹整形修剪技术,研究人员较少,系统介绍油用牡丹整形修剪的资料并不多见。笔者通过与山东省林科院菏泽分院、牡丹区牡丹研究所技术人员深入到郓城县陈坡乡瓦屋庄村、郓城县阳光花卉、山东悦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油用牡丹种植基地,认真观察油用牡丹各个生长时期植株冠形和枝条、芽体变化,归纳总结了油用牡丹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8.
NBS (nucleotide binding site)类基因是植物界中最重要的一类抗病基因。用信息学方法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全基因组中分离出2406条含有NBS结构的完整蛋白序列,每条包含48~2272个氨基酸。根据NBS结构域两端是否连接CC或LRR结构域,将TaNBS分为N、CN、NL和CNL4类。对TaNBS所在scaffold序列的SSR位点进行诊断,从1203条scaffold序列上发现2177个SSR位点,以二碱基重复位点最多,占73.5%。针对小麦2AL染色体上的51个SSR位点开发标记,缺体-四体和双端体验证结果表明,有39个标记(76.5%)为2AL特异标记,其中24个特异标记在抗白粉病材料Khapli (2AL上携带Pm4a)和感病材料Chancellor间存在多态性。利用近等基因系Khapli/8*Cc筛选出3个可能与Pm4a连锁的NBS-SSR标记,分别是Sxaas_2AL22、Sxaas_2AL39和Sxaas_2AL46。本研究开发的与抗病序列紧密连锁的特异SSR标记可用于2AL染色体上抗病新基因的检测以及已有抗病基因的候选序列筛选。  相似文献   
9.
秋水仙素诱导美洲商陆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改良L.D.Cua法对美洲商陆进行多倍体诱变,在秋水仙碱浓度为0.2%条件下,设置24h、48h和72h三个诱变时间,并对所得到的变异株和对照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诱变48h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变异株的叶片厚度增加43.75%;叶形指数减少37.95%;气孔纵横径分别增加52.94%和73.01%;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增加20.91%;花直径增加22.96%;花粉粒直径增加22.47%;果实直径增加23.66%。对变异株进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鉴定,小孢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2x=36,而对照小孢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x=18,证明变异株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改良L.D.Cua法对美洲商陆进行多倍体诱变,在秋水仙碱浓度为0.2%条件下,设置24h、48h和72 h三个诱变时间,并对所得到的变异株和对照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诱变48 h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变异株的叶片厚度增加43.75%;叶形指数减少37.95%;气孔纵横径分别增加52.94%和73.01%;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增加20.91%;花直径增加22.96%;花粉粒直径增加22.47%;果实直径增加23.66%.对变异株进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鉴定.小孢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2x=36,而对照小孢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x=18,证明变异株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