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崔福顺  崔泰花 《食用菌》2010,32(4):63-64
以黑木耳、红枣为主要原料,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黑木耳红枣复合酸奶的加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白糖添加量为7%,红枣添加量8%,黑木耳添加量6%~7%,接种量4%时可研制出色泽均匀、组织状态良好、香气协调的黑木耳红枣复合酸奶。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地方民族农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以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教学模式、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课件制作等角度,对地方民族院校中开设双语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合理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C (V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类营养中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乏维生素C会产生坏血病.文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几种长白山区常食山野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选用的是:马蹄叶、刺嫩芽、水芹菜、山芹菜.结果表明在4种山野菜刺嫩芽和水芹菜中含抗坏血酸较多,山芹菜和马蹄叶中的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4.
东北酸菜和朝鲜族辣白菜是以白菜为主要原材料的传统蔬菜发酵食品。因其加工工艺不同,发酵体系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其风味特性和质地也随之发生变化。本研究以白菜为主要原料分别制作东北酸菜和朝鲜族辣白菜,研究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综合分析不同辅料和加工工艺对微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明串珠菌属是蔬菜发酵食品发酵初期主要优势微生物,发酵至8天时明串珠菌数量达到最高,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明串珠菌数量逐渐降低,发酵至28天时酸菜明串珠菌数达到3.5×10~2cfu/mL,而辣白菜发酵20天后未检测到明串珠菌。酸菜发酵初期乳酸菌呈上升趋势,发酵至4天时数量达到1.1×10~8cfu/mL,发酵至28天时仍有乳酸菌检出。辣白菜中的乳酸菌发酵至8天时,数量达到2.1×10~(10)cfu/mL,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发酵至20天时,乳酸菌不再能检测到。因原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酸菜和辣白菜发酵过程中的明串珠菌数量和乳酸菌数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酸菜和辣白菜的pH值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东北酸菜的pH在发酵过程中由5.46下降到了3.61,朝鲜族辣白菜的pH由5.73下降到了3.74,且辣白菜的pH值下降速度显著高于酸菜。  相似文献   
5.
对长白山美味牛肝菌总三萜进行超声提取及纯化研究.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总三萜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美味牛肝菌总三萜提取的最佳条件,并利用X-5大孔树脂进行了纯化试验.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30 min,X-5大孔树脂最佳纯化条件为吸附时间3h、解吸时间3h、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100%.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一种新的天然黑色素来源,根据天然黑色素溶于碱性溶液而在酸性溶液中形成沉淀的性质,采用化学法从粉碎的干泥鳅鱼皮中提取黑色素,并研究了提取工艺.首先选择盐酸浓度、料液比(m :V)、水解温度、水解时间作为影响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泥鳅鱼皮黑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5 mol/L,料液比1:30,水解温度70 ℃,水解时间2 h.  相似文献   
7.
通过面包的焙烤试验和质地分析,研究添加植物性乳酸菌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性乳酸菌可改变面团的流变学特性,适量添加可改善面包的品质和组织结构,对增加成品的蛋白质含量,提高面包营养和感官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发芽可以提高荞麦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荞麦芽具有口感良好、营养丰富、无过敏性反应等优点。该文介绍了荞麦芽的培养过程及其在生长过程中各种功能性成分的变化,对荞麦芽产品的开发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促进荞麦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