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弄清发病瓯江彩鲤的致病病源及其特征特性,采用鲜血琼脂培养基从发病瓯江彩鲤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HX201006-1),经细菌形态学及培养特征观察,再作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类鉴定,且对该菌株作了药敏特性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该菌16S rDNA前546 bp与印度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E-21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调整含菌量为3×108CFU/mL以肌肉和腹腔注射感染试验动物,16 h致死小白鼠,46 h内5条异育鲫鱼全部死亡,67 h内5条鲤鱼全部死亡,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中该菌对头孢噻吩、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对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和O/129等9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以沉水植物菹草为核心的植物-微生物组合式生态沉床,用以修复处理地表富营养化水体。研究在一个周期(10d)的时间内,植物-微生物组合式生态沉床对富营养化水体中COD、NH+4-N、NO-3-N及T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附加水力搅拌下,植物-微生物组合式生态沉床对富营养化水体COD去除速度较快,2d去除率即达到73%,到第6d去除率即可达到80%以上;对TP的去除率在6d后基本稳定为60%左右;对NH+4-N的去除率在2d后基本稳定在40%~50%;NO-3-N的去除率在6d后稳定在60%。可见,该组合沉床可以很好的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和COD,是处理和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某野生动物园突发1例金丝猴死亡病例,为确诊病因,通过细菌学检测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对病死金丝猴进行了综合诊断.结果表明,细菌学分离为阴性;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部分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破坏、消失,被大量分化不成熟的淋巴瘤细胞所替代,确诊该金丝猴患有淋巴肉瘤.  相似文献   
4.
根据菹草生长过程高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特点,设置室外现场实验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春季菹草对水体中各种形态氮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春季菹草对水体中各形态氮呈现先吸收后释放的作用过程,对NH4+-N的吸收量最大,为86.44%,同时NH4+-N的释放量也最大,达721.62%,而对NO3--N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均最小。菹草分布密度对水体中各形态氮的影响很大,在密度40 ~ 70株/m2的各区,菹草对水体中氮的吸收量和释放量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少,其中密度40株/m2的D区净化效果最好,而且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其作用效果。室内模拟实验与室外现场实验结果一致,并证实菹草衰亡会引起水体中各形态氮含量的升高。这将为菹草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州省山羊3种流产疫病流行情况,分别从贵州省4个地区共采集194份山羊血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法(RBT)对194份血清进行布鲁氏杆菌病抗体检测,平均阳性率为0%;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IHA)对194份山羊血清进行衣原体病抗体检测,平均阳性率为5.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lSA)对178份山羊血清进行...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减毒胞内侵袭菌介导的粘膜免疫对宿主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大肠杆菌与葡萄球菌16 S rRNA基因拷贝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技术(Real-time PCR)对2种细菌进行定量检测,建立大肠杆菌与葡萄球菌数量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扩增出的2种细菌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已知目的菌种同源性为100%,构建的2条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接近1,误差较小,熔解曲线显示均成单一峰值.成功构建了大肠杆菌与葡萄球菌实时定量PCR标准曲线,可为进一步研究减毒沙门氏菌介导的粘膜免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某鸡场送检发病鸡6只,根据流行病学、剖解病变疑似马立克氏病,经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24 h后观察无细菌生长,琼脂扩散试验为阳性,马立克氏病毒核酸的PCR检测能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该病为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用H2L基因特异性引物对羊口疮临床疑似病料进行鉴定,采用PCR扩增出阳性样品羊口疮病毒结构蛋白B2L基因,回收纯化PCR产物,克隆至pMD18-T,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为目的基因,全长1137 bp。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pET-32a构建了B2L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32a-B2L,经PCR鉴定、酶切及进一步测序证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下一步的表达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系列关于注射外源基因在体内诱导免疫应答的报道揭开了核酸疫苗研究的序幕。核酸疫苗(nucleicacid vaccine)也称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是指将含有编码的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经肌肉注射或微弹轰击等方法导人宿主体内,通过宿主细胞表达抗原蛋白,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之后的第三代疫苗,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研制成的,  相似文献   
10.
羊口疮病毒贵州株B2L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ORFV B2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B2L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贵州株的B2L基因长为1 137 bp。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株与湖北株(GU320351)同源性最高,达99.1%,与2003年北美分离株(AY278208)和2003年美国动物园分离株(AY424971)同源性最低,为97.1%,所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6.3%~99.5%。说明贵州株B2L基因与参考毒株之间差异不大。该研究为贵州省羊口疮病毒疫苗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