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水果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生产无公害水果是市场的迫切要求,但须掌握以下几项措施. 1.远离污染源建园.无公害水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果实无污染.因此,在建造无公害果园时,首先应考虑拟建果园周围是否有污染源,特别是污染性的厂矿,因为厂矿周围的土壤、水源、空气、植物都会受到厂矿排出的废气、废水等有害物质所污染.无公害果园一定要远离厂矿、城市等污染源.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 Disease Sciences Inc.和英国的 Biotech Global L im ited公司合作研制出通过检测尿液诊断疯牛病的方法。该方法在检测痒疫因子感染的仓鼠尿液时很有效 ,最近在检测疯牛病病牛尿液时 ,也检测到了病牛尿液中的疯牛病因子 ,而且特异性很好。Disease Sciences Inc.希望在 6~ 9个月内完成人体临床试验 ,但目前大部分感染疯牛病因子的病人已经死亡 ,因此很难收集到这类病人的尿液 ,这将阻碍临床试验和将这种方法商品化的进程美英公司合作研制出通过尿液检测疯牛病的方法@郭志儒…  相似文献   
3.
有些 D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虽能刺激较强的免疫反应 ,但最初在人临床上的实验并不尽如人意。裸 DNA疫苗通常是通过肌肉注射或皮内注射的途径接种 ,但研究人员现在发现 ,将裸 DNA疫苗直接注射到外周淋巴结能使其免疫原性提高 1 0 0~ 1 0 0 0倍 ,并诱导强而有生物活性的 CD8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反应。而对于人来说 ,直接注射到淋巴结是一种快速而容易的操作 ,因此这种方法可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DNA疫苗免疫新途径@郭志儒  相似文献   
4.
5.
《四川畜牧兽医》自1999年改期改版以来,受到广大读作者的喜爱,稿件大幅增加。但许多作者由于对科技期刊稿件写作规范不甚了解,因此录用刊登上受到局限。为此,本刊特就科技文章写作规范化问题,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为蓝本,分期摘录其中有关内容,供作者撰稿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得到第 1只转基因灵长类动物罗猴 ( rhesus)。这只猴被命名为 ANDi(即 inserted DNA的倒拼 ) ,是用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转基因方法产生的 ,所转的外源基因是作为标记基因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过去 ,转基因小鼠为人类的许多疾病提供了研究模型 ,但由于小鼠与人的亲缘关系较远 ,因此转基因猴的建立可望弥补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的一些不足 ,加快某些人类顽疾的研究进程第1只转基因灵长类动物产生@郭志儒  相似文献   
8.
日本农林水产省畜牧研究所和静冈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对猪的未成熟卵进行了体外受精,并产下小猪。由于未成熟卵可进行冷冻保存,因此可望在培育新猪种方面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从大型约克夏猪的卵巢中取出未成熟的卵子,置于培养器内36h,使之成熟,使之受精后,在良好状态下发育的75个卵子移植到猪的输卵管内,后来成功地产下了3头小猪。发育初期阶段卵裂的卵子约为53%。   过去采用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即使精子到达卵子,也难以良好地发育。而这次研究人员采用了由牛的血清和猪的卵泡制成的培养液,并添加了半胱氨酸(氨基酸的一种),从而促进了发育。(李兵译自俄《畜牧业》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植酸酶在体外条件下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添加无机磷导致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增多 ,污染水源和土壤 ,同时磷酸氢钙还易导致氟中毒和其他重金属中毒 ,因此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代替直接添加无机磷日益受到重视。植酸酶的应用效果 ,关键在于其在消化道中的活性。自然界有许多不同的植酸酶来源 ,通过遗传工程技术 ,利用微生物 (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发酵工程技术生产饲用植酸酶 ,已成功地应用于猪和家禽中。本试验是应用这种微生物植酸酶 ,以玉米、豆饼、麦麸为植酸磷载体 ,模拟畜禽胃肠消化道环境 ,在体外条件下测定微生物植酸酶的活性。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常人的肠道中大约有 1 .5 kg、40 0~ 5 0 0种不同的细菌寄生 ,但为什么这些细菌能够选择性寄生并不很清楚。芬兰科学家用只有 MHC基因不同而其他基因都一致的 6种不同小鼠研究发现 ,每种小鼠肠道寄生的菌群各不相同。因此他们认为 ,MHC基因在调节肠道细菌种群和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宿主MHC基因使宿主识别哪种细菌是“外源的”,这样这些细菌就较难寄生。一些人对肠道紊乱很敏感的原因 ,可能是这种敏感的人不能有效清除有害菌的缘故。宿主基因决定肠道寄生菌群种类@郭志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