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1.
以G80、K326、云烟97和9506四个烤烟品种为试材,通过小面积的示范试验,考察了4个品种的大田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等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其各自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9506产量最高,云烟97产值最高,均可在浏阳烟区推广种植;而K326经济性状虽然比9506和云烟97差一些,但其产量和质量也在适宜范围内,有一定推广价值;G80虽然品质较好,但因其经济性状较差,需要合理的品种补贴才易推广.最后提出9506要严格控制种植密度,G80要严格控制种植密度和施肥比例,云烟97要严格控制播种期,云烟97和K326可以考虑适当密植等栽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具有扩散性的气体分子,在哺乳动物中被鉴定为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因子,是一种有效的内源性血管舒张药。植物也具有合成和释放NO的能力,NO在植物中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和胁迫响应。因此,NO被认为是植物及动物体内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近年来,由于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重金属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威胁农作物生产与食品安全。尽管重金属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NO是植物体内响应重金属胁迫的重要成分之一。就目前重金属胁迫对植物内源NO的代谢以及外源NO对植物重金属毒害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钝化剂对不同镉(Cd)积累特性水稻品种镉积累的阻控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钝化剂(生物炭和碳酸钙粉)处理下高、低镉积累水稻镉积累特性,同时考察了2种钝化剂添加对高、低镉积累水稻根际土壤pH、有效态镉含量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碳酸钙能分别提高低镉积累品种和高镉积累品种根际土壤pH 1...  相似文献   
4.
田间水肥管理措施及石灰施用对水稻Cd As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肥管理及石灰施用等农艺措施阻控水稻Cd、As的积累被认为是经济、易行和有效的措施,但相关措施仍缺乏大田的验证和优化。为此,本研究在湖南省开展了多年多点水肥及石灰施用等农艺阻控对水稻Cd、As积累影响的田间试验。2014—2016年,连续3年在攸县和湘潭研究了常规灌溉、开花后淹水和全生育期淹水3种管理模式对水稻Cd、As积累的影响。结果均表明淹水能显著降低糙米的Cd浓度,但提高了As浓度,后期淹水和全淹水分别使糙米中的Cd浓度降低了15%~30%和26%~45%,但使As浓度提高了6%~25%和11%~65%。2016—2017年,连续两年在湘潭研究了秸秆、硅肥、硫肥和锰肥及其与石灰联用对水稻Cd、As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和硫肥对水稻Cd、As积累的阻控效果不稳定,大田条件下单独施硅肥难以达到显著降低糙米中Cd、As浓度的效果,施用高剂量(2250 kg·hm-2)的硫肥能显著降低糙米中As浓度。施用生石灰(1500 kg·hm-2)对糙米Cd浓度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施用Ca CO3(12 000 kg·hm-2)能显著降低糙米和秸秆的Cd浓度,甬优538的糙米Cd浓度降低了54%,可见,施用足够量的Ca CO3是阻控水稻Cd积累的有效措施。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能降低水稻Cd、As的积累,施用Ca CO3将土壤p H上调至6.5左右是阻控水稻Cd积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试验主要研究通过氮肥前移、打叶处理优化烟叶结构等措施,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结果表明:氮肥前移+烟叶结构优化处理的烟株抗病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烟株的株高小于其他处理,节距、茎围与其他处理差异较小,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有效叶片数和烟叶产量低于其他处理但中上等烟比例高于其他处理,经济效益下降不大,但改善了烟叶结构,烟叶质量特别是上部叶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茶歌是江西、福建、四川等地区有着悠久历史、且富有本土特点的演唱方法,更是极具地方气息和人文气息的生态文化。而如何将这一艺术与创建生态文明社会有效结合起来,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将传统茶歌文化融入社会实质上是从人们学习兴趣引导出发,结合文化继承,进而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举措。将传统茶歌文化与原生态社会构建有效结合,不仅是改革创新的关键和重点,更是解决一直以来茶文化传播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